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智勇角逐孫臏鬥龐涓

智勇角逐孫臏鬥龐涓

  進退博弈就是進退對策,算敵用計不僅要選擇恰當的對策,還要算準對方用什麼對策。把握信息,掌握盡可能多的信息,把對手蒙在鼓裡,就是高明的對策。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就是說沒有完全封閉的消息,所以搶先佔有可靠的消息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記住,消息是博弈交鋒中的籌碼!「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似乎在人們眼中,強者之間的爭鬥必然要以鮮血和生命作為犧牲來畫上句號。但問題是,為什麼「二虎」一定要相爭?一個最簡單的解釋,是「一山不容二虎」,在某個區域或者某個領域之內,絕對的霸權只能有一個,這種霸權的確立又要靠血拼來實現。那麼,我們應該追問一句,為什麼一定要確立一個霸權,而不是互不干涉,就像老子所說的那樣「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呢?
  霸權的確立要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排他性的資源佔有。這種對資源,上至統治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下至山川土地人口牲畜的壟斷,並非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靠征服和掠奪得來,所以,稱霸之心一起,爭端也就在所難免。只不過,有的霸權是建立在對百姓的掠奪之上,有的霸權是建立在對阻擋自己稱霸的其他強者的征服之上。
  強者之間的對抗是征服與被征服。那麼,爭霸的過程中,互相廝殺所造成的家仇與爭奪資源所產生的國恨就會交織在一起,而國恨家仇盤繞在一起,催促著強者向對手討還血債的同時還要盡情盤剝,這就是二虎相鬥最為殘酷的關節點。因而,爭霸之心一起,便再無安寧,也再無仁德的存在。比如,孫臏智斗龐涓。掌握資源掌握對手的一切,鉅細無遺,包括性格和才能。
  魏惠王也學秦孝公的樣,要找一個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錢招徠天下豪傑。當時有個魏國人叫龐涓的來求見,向他講了些富國強兵的道理。魏惠王聽了挺高興,就拜龐涓為大將。龐涓真有點本領。他天天操練兵馬,先從附近幾個小國下手,一連打了幾個勝仗,後來連齊國也給他打敗了。打那時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龐涓。龐涓自以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個同學齊國人孫臏,本領比他強。據說孫臏是吳國大將孫武的後代,只有他知道祖傳的《孫子兵法》。
  孫臏與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學成後鬼谷子為他們舉行畢業考,畢業後即可下山發展自己的事業,考題是:「鬼谷子坐在屋內由學生想盡辦法,把他請出門外,誰成功就算及格。」龐涓先試試自己的功夫,他以戶外美麗的風景引誘屋內的師父出來欣賞,但鬼谷子不為所動,龐涓於是表示,即然用請的請不動那就放把火把屋子燒了,師父總會離開屋子吧!,鬼谷子回應說:「這招不行,在你尚未點火時,我就會出面制止了。」龐涓只好退出考場。換孫臏上場時,他對鬼谷子表示:「這種考試對龐涓來說不太公平,因為他先試了一陣子,讓我見習了許久,為了公平起見,隤如換個題目,請師父在屋外,由我想辦法把師父請到屋內。」鬼谷子心想,也有道理,於是表示:「好啊!我就到屋外讓你請進來,還不是一樣。」鬼谷子一出去,孫臏就哈哈大笑的說:「師父,你出的題目我己經解了,你被我請出外面了。」
  有智慧的人用柔的方式完成一件事,鬥智比鬥力的層次高了許多,在教育上則是要求學習創造思考,處事不要拘泥不變,只想到以老套來解決問題,龐涓的方式不但老套且是暴烈、激進的,請不動師父,就要用火燒的,孫臏是智慧人物,知道換個柔軟方式來過關。人到七老八十時,最硬的牙齒可能不在了,但軟的如舌頭依舊在,所以硬碰硬是辦不好事的,以柔克剛的方式常更能奏效。
  魏惠王聽到孫臏的名聲,有一次跟龐涓說起孫臏。龐涓派人把孫臏請來,跟他一起在魏國共事。哪兒知道龐涓存心不良,背後在魏惠王面前誣陷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十分惱怒,把孫臏辦了罪,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還剜掉了他的兩塊膝蓋骨。幸好齊國有一個使臣到魏國訪問,偷偷地把孫臏救了出來,帶回齊國。齊國大將田忌聽說孫臏是個將才,把他推薦給齊威王。有一天,齊國大夫淳於髡出使魏國。孫臏設法偷偷地會見了他,向他訴說了自己在魏國的悲慘遭遇。淳於髡知道孫臏是個有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車中,帶回齊國。從此改變了孫臏的厄運。
  孫臏回到齊國,先隱居在齊將田忌幕下。田忌發現他是個精通兵法、足智多謀的人,所以很器重他。當時齊國的國君威王很喜歡賽馬,時常同貴族們賽馬賭輸贏,而且下的賭注很大。田忌家裡也養了不少好馬,但是每次比賽,總是輸。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三場賽完,田忌果然以二勝一負贏了齊王。當田忌把此次取勝的原因告訴威王后,威王立即召見孫臏。齊威王與孫臏談起兵法,孫臏果然講得頭頭是道,對答如流。於是威王便任用他做了齊國的軍師。
  齊威王也正在改革圖強。他跟孫臏談論兵法後,大為賞識,只恨沒早點見面。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齊威王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去救趙國。孫臏坐在一輛有篷帳的車子裡,幫助田忌出主意。孫臏對田忌說:「現在魏國把精銳的兵力都拿去攻趙國,國內大多是些老弱殘兵,十分空虛。咱們不如去攻魏國大梁。
  龐涓聽到了,一定要放棄邯鄲,往回跑。我們在半道上等著,迎頭痛擊他一頓,準能把他打敗。」孫臏不贊成這種硬碰硬的戰法,提出了「批亢搗虛」、「疾走大梁」的正確策略。他說:「要解開亂成一團的絲線,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別人的聚毆,自己不能直接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的道理也復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應該採取『批亢搗虛』的辦法,就是撇開強點,攻擊弱點,避實擊虛,沖其要害,使敵人感到形勢不利,出現後顧之憂,自然也就解圍了。」孫臏進而分析道現在魏、趙相攻經年,魏軍的精銳部隊悉在趙國,留在自己國內的是一些老弱殘兵。根據這一情況,他建議田忌應該迅速向魏國的都城大梁進軍,切斷魏國的交通要道,攻擊它防備空虛的地方。他認為這樣一來,魏軍必然被迫回師自救,齊軍可以一舉而解救趙國之圍,同時又能使魏軍疲憊於路,便於最終擊敗它。
  田忌虛心採納了孫臏這一「批亢搗虛」作戰建議,統率齊軍主力迅速向魏國國都大梁挺進。大梁是魏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時處於危急之中,魏軍不得不以少數兵力控制歷盡艱難剛剛攻克的邯鄲,而由龐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這時候齊軍已將桂陵作為預定的作戰區域,迎擊魏軍於歸途。魏軍由於長期攻趙,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長途跋涉急行軍,士卒疲憊不堪,面對佔有先機之利、休整良好、士氣旺盛的齊軍的截擊,頓時徹底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困境,終於遭受到一次嚴重的失敗。其已經佔據的邯鄲等趙地,至此也就得而復失了。戰國中期,魏國的實力要勝過齊國一籌,其軍隊也比齊軍來得強大,所以荀子說過:「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齊軍終竟在桂陵之戰中重創了魏軍。原因無他,就是齊國戰略方針的正確和孫臏作戰指揮藝術的高明。在戰略上,齊國適宜地表示了救趙的意向,從而使趙國堅定了抵抗魏軍的決心,拖住了魏軍;及時對次要的襄陵方向實施佯攻,使魏軍陷入多線作戰的被動處境;正確把握住魏、趙雙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時機,果斷出擊。在作戰指揮方面,孫臏能夠正確分析敵我情勢,選擇適宜的作戰方向,進攻敵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虛的國都大梁,迫使魏軍回師救援,然後以逸待勞,乘隙打了一個漂亮的阻擊戰,一舉而勝之,自始至終都牢牢掌握住主動權。
  另外,主將田忌虛心聽取意見,從善如流,也為孫臏實施高明作戰指揮,奪取勝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於魏軍的失敗,也在於戰略上未能掌握諸侯列國的動向,長期頓兵堅城,造成將士疲憊,後方空虛,加上作戰指揮上消極被動,讓對手牽著鼻子走,終於遭到挨打失敗的命運。魏軍雖在桂陵之戰中嚴重失利,但是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仍具有蔚為可觀的實力。到了公元前342年,它又窮兵黷武,發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韓國。韓國自然不是魏的對手,危急中遣使奉書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一如當年那樣,召集大臣商議此事。鄒忌依然充當反對派,不主張出兵,而田忌則主張發兵救韓。齊威王徵求孫臏的意見,孫臏便侃侃談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贊成早救,而是主張「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韓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韓國竭力抗魏。當韓處於危亡之際,再發兵救援,從而「尊名」「重利」一舉兩得。他的這一計策為齊威王所接受。
  韓國得到齊國答應救援的允諾,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抗魏軍進攻,但結果仍然是五敗,只好再次向齊告急。齊威王抓住魏、韓皆疲的時機,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率領齊軍趨大梁。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又是齊國從中作梗,其惱怒憤懣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轉將兵鋒指向齊軍。其含義不言而喻:好好教訓一下齊國,省得它日後再同自己搗亂。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雄師10萬之眾,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
  這時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一場鏖戰是無可避免了。仗該怎麼打,孫臏胸有成竹,指揮若定。他針對魏兵強悍善戰,素來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正確判斷魏軍一定會驕傲輕敵、急於求戰、輕兵冒進。根據這一分析,孫臏認為戰勝貌似強大的魏軍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別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敵人的輕敵心理,示形誤敵,誘其深入,爾後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擊。他的想法,受到主將田忌的完全贊同。於是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
  戰爭的進程完全按照齊軍的預定計劃展開。齊軍與魏軍剛一接觸,就立即佯敗後撤。為了誘使魏軍進行追擊,齊軍按孫臏預先的部署,施展了「減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萬人煮飯用的灶,第二天減少為5萬灶,第三天又減少為3萬灶,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龐涓雖然曾與孫臏受業於同一位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卻要相差孫臏一大截。接連3天追下來以後,他見齊軍退卻避戰而又天天減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來,武斷地認定齊軍鬥志渙散,士卒逃亡過半。於是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著一部分輕裝精銳騎兵,晝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根據魏軍的行動,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進至馬陵。馬陵一帶道路狹窄,樹木茂盛,地勢險阻,實在是打伏擊戰的絕好處所。於是孫臏就利用這一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1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規定到夜裡以火光為號,一齊放箭,並讓人把路旁一棵大樹的皮剝掉,在上面書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字樣。龐涓的騎兵,果真於孫臏預計的時間進入齊軍預先設伏區域。龐涓見剝皮的樹幹上寫著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便萬弩齊發,給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魏軍頓時驚恐失措,大敗潰亂。龐涓智窮力竭,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馬陵之戰以魏軍慘敗而告終結。
  馬陵之戰是歷史上一場典型的「示假隱真」、欺敵誤敵、設伏聚殲的成功戰例。齊軍取得作戰勝利,除了把握救韓時機得當,將帥之間密切合作,正確預測戰場和作戰時間以外,善於「示形」、巧設埋伏乃是關鍵性的因素。所謂的「減灶」就是這場戰爭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它實際上就是孫武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詭道原則的實戰體現。齊國在桂陵之戰,尤其是隨後的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從根本上削弱了魏國的軍事實力。從此,魏國一步步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權。而齊國則挾戰勝之威,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打這以後,孫臏的名氣傳遍了各諸侯國。他寫的《孫臏兵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如果說龐涓是因為忌賢妒能加害孫臏而導致最後的兵敗身亡的話,倒不如說是孫臏充分抓住和利用了機遇實現了報負獲得成功。同為謀士,同事一君,就當時群雄逐鹿,皆欲稱霸天下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龐涓之為是有其原因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他之行為有悖於傳統道德觀念罷了。因為古人曾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也有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之說」。當然,這種不健康的人生觀,我們並不提倡。
  反觀之,孫臏雖然「兩足皆斷」,且當時被龐涓監視、軟禁,但他並沒有放棄對成功的追求,沒有至此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廢人,他摯伏於地,等待絕地反擊的機會,歷史證明,正是他的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善於把握機會的能力幫助他獲得了最終的成功,並根據長年的征戰經驗寫就了聞名於世的《孫臏兵法》。
  倘若當年龐涓不害孫臏會有以後的滅頂之災嗎?這樣的問題其實是用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小人嫉賢妒能之心是不可改變的,必欲壞之而後快。而君子之厭惡小人之心更深,必欲滅盡天下齷齪之人而後快。君子小人實在是水火不相容,若相容則君子不為君子,小人還是小人,道消魔長。正有許多小人以攻擊正人君子為樂,其多少鬼魅伎倆,簡單而有效,正人君子無不中招倒地。有人會問,為什麼正人君子不堅決反擊呢?豈不聞有「投鼠忌器」之說,君子自愛其器,故退避三舍的多,反擊的少,遂使小人之道行於天下。有以君子之身而堅決反擊的,他日,小人到處宣揚,某人攻擊我了,真是無恥之極,無法敘述。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