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三顧茅廬與毛遂自薦辨析

三顧茅廬與毛遂自薦辨析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這可以算做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功勞。羅貫中用了洋洋灑灑6000多字的篇幅來描繪這段被後世譽為千古佳話的故事,寫的是一波三折、精彩紛呈、意境深遠,令人難以忘懷。
  羅貫中採用的這個「三顧茅廬」故事出自諸葛亮自己的說法。諸葛亮曾在出師北伐之前向後主劉禪上過一篇《出師表》,在其中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寫的是一清二楚,是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自己給請出來的。很明顯,西晉史學家陳壽在撰寫《三國誌》的時候就採用了《出師表》中三顧茅廬的說法。陳壽《三國誌•諸葛亮傳》載:「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就是正史當中的記載,也就是三顧茅廬說。
  不過在比陳壽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卻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也叫做毛遂自薦說。據三國時期魏人魚豢所撰《魏略》之中記載: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以後,荊州成為眾矢之的,直接面臨曹操、孫權這兩方面的軍事威脅,荊州牧劉表又缺乏應對之策。被曹操趕出中原地區的劉備此時駐紮在樊城,引起了諸葛亮的注意。為了使荊州免受戰火的蹂躪,諸葛亮親赴樊城去找劉備。見面的時候劉備正在會客,劉備見諸葛亮非常年輕,又素不相識,也沒把諸葛亮放在眼裡,把諸葛亮涼在一邊。等到會客結束,只剩下諸葛亮一人的時候,劉備還是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來了一支髦牛尾,劉備只顧自己用髦牛尾結毦(也就是編織飾物)。諸葛亮見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為將軍必定胸懷大志,想不到原來卻只知道結毦而已。」這才把劉備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經過一番交談,劉備發現眼前的年輕人的確與眾不同,是一位難得的人才,便把諸葛亮留為己用。這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薦的版本。除《魏略》一書之外,後來西晉司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這個大致內容差不多的故事。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說法,哪一個是正確的呢?最早提出意見的是南北朝的裴松之。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這種說法放如自己為《三國誌》做的注中。不過裴松之在完成了這個資料的收集後,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臣松之以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顯然裴松之是贊同三顧茅廬說的。
  近幾百年來,關於三顧茅廬和毛遂自薦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就這個問題爭論的相關範圍越來越廣,說法也越來越多樣化,有學者甚至認為三顧茅廬和毛遂自薦兼而有之。針對這些爭論,筆者想結合毛遂自薦說的主要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1.毛遂自薦說認為《魏略》是一部良史,記載真實可信,因此毛遂自薦說是準確無誤的,這種說法欠妥。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提法,部分原因是因為《魏略》已經失傳了,我們無法完整地瞭解《魏略》。我們現在瞭解的該書的片段都是出自裴松之為《三國誌》做的注中,它是不是良史我們不得而知,也沒有必要去爭論這個問題,就算爭出了一個結論也說明不了什麼。要說良史,《三國誌》的成就一直為後人所稱讚。《三國誌》為「前四史」之一,在我國二十多部紀傳體史書中,「前四史」被公認為其中之冠冕,其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這麼一部史學名著,也還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失和遺漏,更何況《魏略》之類的野史。《三國誌》流傳以後,如《魏略》、《魏氏陽秋》、《江表傳》、《吳錄》之類著作就逐漸失傳了,這不能不說與這些著作的弱點有關(南朝梁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征,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既然總體質量不能相提並論,就比比具體事件、人物記載的準確性。可以這樣評價:無論是《三國誌》也好,還是《魏略》也好,都對有記載對的和不對的地方,不能武斷的說誰對誰錯,因此也就沒有了可比性。有人說陳壽是西晉人,魚豢是三國時人,當然是魚豢的記載比較準確,這種觀點也有問題。且不說陳壽在蜀漢劉禪手下做過觀閣令史,魚豢對蜀漢的人物、事件的瞭解比之於陳壽有著天壤之別之外,魚豢的毛遂自薦說資料是收集或者可能是道聽途說來的,而陳壽的三顧茅廬說則出自諸葛亮。儘管魚豢是三國時人,而諸葛亮則是當事人,誰更準確可信是可以明顯區分的。至於說到西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反倒可以用上時人與後人的說法了。
  2.毛遂自薦說認為:以諸葛亮胸懷大志、積極進取的性格看,諸葛亮不可能躲在家裡等著劉備一請、二請、三請,因此諸葛亮會主動去找劉備。這種說法應該說也不能作為否定三顧茅廬說的依據。就這個說法,支持者和反對者都發表了大量文章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結果還是難以令人信服。筆者認為不妨換一種方式來想想,有沒有一種既不違反毛遂自薦說的諸葛亮的性格又按照三顧茅廬說的發生三顧茅廬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有兩種:第一,劉備去了三次,但前兩次去出了一點小問題。也許第一次去,因為有事情發生,中途回來了;第二次去諸葛亮不在;第三次才遇見。第二,諸葛亮的確想主動去投靠劉備,事前還利用司馬徽、徐庶為自己做了做宣傳。誰知道劉備一聽司馬徽、徐庶的介紹後,馬上就急不可耐,立即去找人了。而諸葛亮此時又外出雲遊,沒想到有這麼快,所以出現了三顧茅廬的事情。至於有學者提出的既有毛遂自薦又有三顧茅廬的提法,這明顯是個折中的提法,不合乎情理,似乎更加經不起推敲。
  3.毛遂自薦說認為諸葛亮《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的說法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而編造出來的。這種說法就很有問題了。首先,編故事要看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和什麼人。諸葛亮上《出師表》的時候,雖然劉備已死,但很多同劉備、諸葛亮一起從荊州到西川的大臣都在,這個瞎話編出來是自取其辱,以諸葛亮的智慧,不會那麼愚蠢;第二,在三國之後的一千多年裡,諸葛亮的偉大人格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一直為後世所敬仰,雖然他在治國、用人、用兵等方面有著一些弱點和缺陷,但這絲毫不影響諸葛亮的形象。可以這麼說,就算沒有《三國演義》這部文學巨著的渲染烘托,也無損於諸葛亮成為一代偉人而被後人所稱頌、效仿的事實。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如果做出為了抬高身價而編造謊言的事情,怎麼還會有後來那麼崇高的聲譽?
  三顧茅廬和毛遂自薦的爭論,是針對歷史事件的一種辨析,但經過種種分析以後,可以這麼總結:想否定三顧茅廬的說法,還太早了一些。想通過否定三顧茅廬而貶低諸葛亮,還太幼稚了。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