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印度洋上空國家權力鬥爭的陰影

印度洋上空國家權力鬥爭的陰影

  近些年來,我國在印度洋海域的一些行動,國外戰略家格外關注。他們美其名曰「珍珠鏈戰略」,並以此分析我國的海軍發展。國人對此亦津津樂道,期盼祖國早日成為世界強國。我國在印度洋沿岸的行動,其目的果真如此麼,面臨哪些困難與挑戰,我國離世界大國還有多遠?美國「鷹派」戰略學者羅伯特·D.卡普蘭(Robert D. Kaplan)的《季風:印度洋與美國權力的未來》,給出了頗具新意的答案。書中,作者以其遊歷印度洋沿岸要塞國家的耳聞目睹,結合歷史與戰略分析,談論這些地區的發展及中印兩國在此擴大影響所帶來的權力爭奪,藉以預示美國權力的未來。當然,這也反映了中國權力的未來。
  中世紀時,印度洋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那時流行這種說法:「誰控制了馬六甲,誰就能扼住威尼斯的咽喉。」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對東方的殖民,以及人們對海權重要性的認識,西方列強在此海域的爭奪激烈血腥。最早來的是葡萄牙人,而後,荷蘭人擠走葡萄牙人,英國人趕走荷蘭人,而他們對印度洋的控制亦逐步加深。英帝國時代,英國人對這一海域的控制達到歷史高峰。那時,為保護印度——英王王冠上最亮的寶石,英國人竭力營建印度「科學邊疆」。陸上,他們以印度傳統邊界、喜馬拉雅山和興都庫什山,以及阿富汗和中國西藏,建立三層印度保護帶;海上,他們不但竭力控制印度洋重要進出口,如好望角、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而且還佔據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印度洋島嶼,如錫蘭、毛里求斯、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等。這樣,加上英屬領地澳大利亞和南非對印度洋的天然守護,這個世界第三大洋儼然成為英帝國的內湖。這一過程,寇松總督(George Nathaniel Curzon, 1898-1905年任印度總督,以大力推進印度邊疆而聞名於世)做過形象描述。他說:「印度就像一個城堡,前方有印度洋做護城河,後方有高聳雲天、不易逾越的喜馬拉雅山和興都庫什山做護城牆… …如果一個指揮官只將印度的保護壁壘部署在印度境內,而不放眼護城牆和護城河之外,那麼,他絕對是個目光短淺的指揮官。」
  二戰後,印度、錫蘭和馬來亞等英國殖民地強烈要求民族獨立,這標誌著英國在印度洋的霸權地位開始瓦解。印度洋上空再次面臨權力更迭。不過,這次變更與以往不同,不再是血腥戰爭,而是和平交接。失去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後,英國人清楚認識到自己稱霸印度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為填補自己退出這片海域帶來的權力真空,他們與美國人達成默契,支持後者擔任新一代印度洋霸主。1966年,通過雙邊防務戰略協議,英國同意美國使用其在印度洋中心的領地——迪戈加西亞島作為軍事基地,使用期限為五十年。借此,英美和平交接,美國入主印度洋。
  雖然美國主掌印度洋事務,但時代不同,想要達到大不列顛當年控制這一水域的高度,已非易事。美蘇冷戰之下,華盛頓不得不分出主要精力關注歐洲、中東、大西洋和太平洋事務,而離美國本土遙遠的印度洋地區一直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例如,美國戰略家使用墨卡托投影分析世界局勢時,他們喜歡把西半球置於世界版圖的中央,而印度則總是位於地圖的邊緣,並被分到兩邊。儘管如此,依靠先進軍事技術,及在中東、海灣、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影響力,美國在印度洋的軍事能力可想而知。冷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當然,其在印度洋的軍事控制力更加無人能及。眾所周知,美國發動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時,其海軍戰艦從印度洋出發,而其空軍則從波斯灣軍事基地和迪戈加西亞島出發監視上述兩國。同樣,美國對伊朗任何軍事行動的監控與跟蹤,也是從印度洋的某個地方發出。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