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明朝上大學明碼標價招生指標透明

明朝上大學明碼標價招生指標透明

  有人認為大學體制是西方人創造,其實不然。中國古代即有高等學府,只是辦學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興叫「大學」。商時的中國大學叫「太學」;周時叫「國學」,國學是周王辦的,諸侯辦的則叫「泮宮」;西晉時稱「國子學」,北齊易名「國子寺」;隋則改稱「國子監」,一直到清末都是這叫法。
  與大學不叫「大學」一樣,中國古代的大學生也不稱為「大學生」。以明代稱謂來說,通稱「生員」,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叫「監生」。國子監是朝廷的中央宮學,國子監的畢業生不僅包分配工作,很多時候還「包當官」。明代便規定,「入國學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
  上大學的好處多多,但上大學得憑成績,要考,古今一理。如果沒有這些條件,是不是沒門了?也不是,但前提條件得有錢,買個入學名額。古時的入學名額叫「員」,生員就是這意思,即今「招生指標」。明朝廷曾經明碼標價,以收取「贊助費」的方式,公開出售招生指標。凡想上大學、到國子監讀書者,不論成績優劣,不問家庭出身,只要肯出「贊助費」,就發給「錄取通知書」!有意思的是,明朝時收取的贊助費不要現金,只收當時短缺的糧食或是馬匹等。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現在景泰元年(1450),力主實施的,竟然是當朝的皇帝、史稱代宗的朱祁鈺。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因為大哥朱祁鎮禦駕親征侵犯北方邊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他當上了「代理皇帝」。但當時邊境戰事遠未結束,軍費開支龐大,中央財政入不敷出。從哪搞錢?臣僚給朱祁鈺開出的妙方之一是,納粟納馬者入監讀書。就是給國家多上繳糧食,便能獲得進國子監讀書的機會。
  這個口子一開,包括重新坐上龍椅的朱祁鎮在內,後來的皇帝差不多都學著幹過,國庫一沒錢,邊防糧餉一沒著落,地方一鬧饑荒,就會這樣幹。由於是「官倒」,明朝的招生指標交易很透明,實行「全國統一價」。那麼,當時買個大學上上,要花多少錢?
  據《明史·食貨誌二》上的數據,要想獲得國子監的入學資格,景泰年間(1449~1457)最高的要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間(1464~1487),則穩定在100石米。上面這價格是有「學籍」的,如果不在乎學籍,只當旁聽生鍍鍍金,或是插班生、肄業生什麼的,可以享受「優惠價」。以明英宗天順五年(1461)的標準為例,每個指標需繳納20匹馬。
  景泰年間的贊助費算是最高了,800石米的標準是怎麼定下的?原來這是「買方」主動出的價錢。時山東臨清縣,伍銘等幾個在縣學(類似於今縣重點中學或地方專科學校)讀書的學生提出願意繳納800石米,求進國子監讀書的機會。山東的主管官員將此情況上報朝廷後,獲皇帝特批,於是「米八百石」遂成標準。但是能出或願出800石贊助費的,還是很少的,所以後來不斷往下降,以吸引考生、擴大生源。
  明朝七品官的年俸祿是84至90石米,如果繳800石的贊助費,則要花去10年左右的全部工資收入;即便是100石,也要用掉近一年的工資收入。如果是普通人家子女,面對「米百石」的贊助費,想都別想,能念個私塾認幾個字,已是燒高香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