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史上善終皇帝身後5大兒皇帝的多舛命運

史上善終皇帝身後5大兒皇帝的多舛命運

  中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稱皇帝始,到1912年清代宣統皇帝宣告退位止,在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94人。短命的多,長壽的少,尤其未成年的兒皇帝就佔了很大比例。歷朝的更換,歷代傳繼不乏充滿了血腥風雨,能夠連續善始善終的則是少之又少,何況那些中年甚至老年得子且得善終的皇帝身後繼位的未成年皇帝更是因為權力不穩、疾病之苦而常常是英年早逝、命喪異常。通觀歷史,惟有蜀漢後主劉禪才能與其父皇一樣享受天年,其他一概命運多舛。
  1、漢昭帝劉弗陵
  西漢後元二年(前87年),史上雄才大略、頗有建樹的漢武帝在五柞宮一病不起,現已70歲的他知道自己命在旦夕,便在床前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並選中朝中重臣霍光等輔助皇太子,命令殺死了劉弗陵生母鉤弋夫人(也稱作趙婕妤);次日,漢武帝去世,時年僅8歲的皇太子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漢武帝一生育有六子,但漢武帝老來疑心過重,對兒子們殺的殺,廢的廢,進入古稀之年的劉徹已然成為孤家寡人,立8歲幼子為嗣也有幾分不得已而為之。年過花甲的漢武帝出巡看中趙姓妙齡少女,帶回宮中,封為婕妤(位次皇后),養於鉤弋宮。太始二年(前95年),趙婕妤妊娠,此時漢武帝已62歲,14個月後分娩。他想起上古聖人帝堯也是其母懷孕14個月方降生,於是一高興把鉤弋宮門命名為「堯母門」,嬰兒號為「鉤弋子」,名曰劉弗陵,字曰不。老來得子的漢武帝視劉弗陵為掌上明珠,常對人誇耀「弗陵類我」,遂萌立太子之意。
  漢昭帝劉弗陵即位時,年僅8歲。其姊鄂邑長公主入住皇宮,撫養昭帝。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決斷大小政事。元鳳四年(前77年),昭帝年滿18歲,舉行加冠禮,之後實現了親政,軍事大權仍委諸霍光。在他們的治理下,漢朝政局穩定,社會經濟有較大發展,出現了「中興」局面。在親政後的第三年夏四月,昭帝暴病而亡於未央宮,年僅21歲。因無子嗣,後由漢武帝曾孫、立太子劉據之孫、曾因其祖父「反叛」之罪而在襁褓中即受牢獄之苦的劉詢繼位,是為漢宣帝。漢宣帝後,西漢完全走向沒落。
  2,東吳會稽王孫亮
  三國東吳太元元年(251)冬十一月,吳大帝孫權出南郊祭天地,回宮後中風。十二月,孫權將大將軍諸葛恪(諸葛亮之侄,其兄諸葛瑾之子),拜為太子太傅。次年夏四月,孫權病死,時年71歲。不到十二歲的幼子孫亮繼位,成為東吳第二任皇帝。
  吳大帝孫權有七個兒子,且早已選定三子孫和為太子。但由於孫權的長女全公主平常與孫和母子不和,怕孫和當了皇帝而對己不利。通過在孫權面前的挑撥離間,致使晚年糊塗疑慮的孫權於東吳赤烏十三年(250),廢黜了孫和,立孫亮為太子,時年孫亮才10歲。
  東吳神風元年(252),孫權駕崩,孫亮即位。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能知道些什麼呢?真正的大權自然落到了太傅諸葛恪的手中。諸葛恪剛愎自用,拒絕眾諫,發兵強行伐魏,百姓騷動,使其失去民心,民怨日趨加重。孫亮與武衛將軍孫峻設計誅滅諸葛恪,之後孫峻被推舉為太尉,將朝政總攬於自己手中;孫峻病死軍中,其從弟孫琳清除異己,接著把持朝政,大權獨攬,獨斷專行。孫亮對此十分不滿,整日想的是如何除掉孫琳,但苦於沒有幫手。
  東吳太平三年(258),找妻舅全氏派兵圍孫琳府邸,後欲頒詔解除孫琳軍權,但無能全氏不慎洩露而被孫琳連夜率兵撲滅事變,非孫亮帝號,貶為會稽王。孫琳迎孫亮兄孫休為新帝。東吳永安三年(260),會稽郡一帶傳聞孫亮要重當天子的謠言,新帝(即景帝)孫休貶黜孫亮為侯官侯,在遣送其到侯官的途中,孫亮自殺身亡(又有一說是孫休派人以毒酒毒死),孫亮死時年僅19歲。
  3、漢惠帝劉盈
  西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漢高祖劉邦辭世,終年62歲。其次子、與呂后的嫡長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時年方16歲。
  漢高祖劉邦儘管讀過一些書,但自小就不是本分人,首先是一個酒色之徒,社會上的小混混。在與呂雉結婚之前,即與外婦曹氏生有一子,即後來被他封為齊王的大兒子劉肥。劉盈是在他四十開外,深得後來成為專政一時的一代皇后呂雉父親看相,而將呂雉嫁給他之後的結果。呂雉和劉邦另育有一女,即後來的魯元公主,即劉盈的姐姐兼丈母娘(這也是呂雉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將外孫女嫁給已做皇帝的兒子做皇后,創造了史上有名的、荒唐的亂倫配。)
  由於有權利慾極強的母后在,劉盈當的是傀儡皇帝,凡事都由母后決定。尤其是在看到呂后對待高祖寵妃戚夫人的「人彘」(即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腳四肢,又讓人剜去了她的那雙迷人的眼睛,再用藥熏聾耳朵,強迫她喝下啞藥,然後不死不活的扔在廁所裡)後,仁弱的惠帝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為此生病一年有餘,每天飲酒淫樂。漢惠帝七年(前188年),在位七年的惠帝即一命嗚呼,時年22歲。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倒是他母后為了繼續把持朝政而取別人之子做皇子,而且還不知一個。還好,在惠帝去世幾年後,呂氏專制政權隨著呂后離世而被消滅,正統皇位終於又回到他的同父異母弟弟劉恆手中,並開啟了漢朝首個盛世「文景之治」。
  4、南朝劉宋少帝劉義符
  南朝劉宋永初三年(422),其開國皇帝高祖劉裕病危,召年僅17歲的太子劉義符到跟前囑咐,並命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等為顧命大臣,輔助幼主,並親自寫詔:「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煩臨朝。」後事安排妥當,劉裕於西殿溘然去世,終年60歲。劉義符隨後繼位,即位少帝。
  劉裕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史稱其為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六交之後。劉義符於東晉義熙二年(406)生在京口(今江蘇鎮江),此時的劉裕舉兵討伐桓玄成功,為今後大業奠定了基礎,又加上中年得子,可謂喜上加喜。劉義符自然也成了父親的掌上明珠。劉義符自小不愛讀書,平常周圍儘是一班被正人君子所不齒的小人,但他的父親劉裕忙於建功立業,代晉稱帝,無暇顧及對兒子的教育。
  新帝劉義符即位之初,理應為剛去世的父親守靈盡哀,但他卻在後院與隨從們練武習陣。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位顧命大臣感覺劉義符無德而對他越來越失望,便密謀廢帝另立。景平二年(424)四月,劉義符被廢為營陽王,他的弟弟宜都王劉義隆承繼大統。六月,被幽禁在吳郡金昌亭被中書舍人刑安泰等人活活打死。死時年僅19歲。
  5、蜀漢後主劉禪
  蜀漢章武三年(223)夏四月,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劉備東征孫吳,歷經夷陵之戰大敗而歸,暫住白帝城,一病不起。急召丞相諸葛亮、太子劉禪及其他兒子囑托後事;後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逝,享年63歲,尊為漢昭烈帝。劉備去世後,17歲的劉禪繼位為帝,改元建興。
  劉禪倒也有自知之明,他按照劉備生前遺言把一切政事都交給了諸葛亮處理,自己只管一些禮儀罷了。諸葛亮覺得劉禪年少不懂事,也就總攬朝政,無論大小事情,都由自己決定。這段歷史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此不再贅述。這裡要說的是,同樣是少帝,正因為劉禪有自知之明,並不是史書上表達的那種「扶不起的阿斗」,才有後來的「樂不思蜀」,才換來善始善終。
  弱小的蜀國,在諸葛亮、姜維等幾任窮兵黷武之下,還能苟延殘喘地與魏晉對抗數十年,直至國王被擒,並在魏晉度過了近十年的寄人籬下,但得到了善待,到西晉泰始七年(271)死於洛陽,享年66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