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商聖范蠡與西施最後的結局

商聖范蠡與西施最後的結局

  范蠡 ,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漢族,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我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公元前494年,吳國打敗越國。越王勾踐採納大臣提出的「美人計」,選出越國美女獻給吳王夫差,麻痺夫差的鬥志。野史雜稗中如是說,越國大夫范蠡周遊全國,遍訪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紗江畔,與家在古苧蘿村西邊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則一見鍾情的故事。然而,國難當頭,匹夫有責。范蠡以「愛國」的名義,背叛、出賣了愛情。他把絕代佳人西施選進宮裡,與其他美麗的越女一起,進行歌舞禮儀等「培訓」。大約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為首的越女獻給吳王夫差。
  幸運而不幸的夫差,對能歌善舞、風華絕代的西施深愛不疑。從此,歌舞宴平;從此,對西施甚至越國深信不疑。而越王勾踐,在暗暗地做著復仇的各種準備。「臥薪嘗膽」、「養精蓄志」、「勵精圖治」、「發奮圖強」,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國富兵強了;吳國,卻在君王從此不早朝的鬆懈等現狀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被圍困在聖胥山的夫差走投無路,揮劍自刎。無毒不丈夫。夫差在打敗勾踐後,給了勾踐一條生路。所以,他最終敗給夫差,是必然的。何況,勾踐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負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國家的女子。以這些女子的屈辱與悲涼,換取越國東山再起的生存與發展環境。這種手段不能不說是高明,然而,不免過於自私、卑鄙。在這些方面,夫差哪裡是勾踐的對手。
  傳說中,越國勝利後,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麼期盼如此美好的結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麼,他配擁有如此結局麼?
  如果他愛西施,那麼… …
  若西施流淚,先濕的應是他的臉;若西施悲傷,最苦的應是他的心。如果他愛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廝守終生,直至地老天荒。誰能想像,把自己心愛的人拱手讓出,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敵人?倒是夫差,愛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寵了西施一生。雖然,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或許,他到死都還在念著這個是令他國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無法想像,一個柔弱的女子,西施,在這十七年裡,怎樣的柔腸百轉,怎樣的萬劍穿心,怎樣的肝腸寸斷。愛人與仇人之間,祖國與敵國之間,她何從判斷,何從選擇?也許,西施無從選擇,殘酷的世界也不許她選擇。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認為,西施背負著「禍國」、令吳國滅亡的惡名。
  只有極少數人,能公正地站出來說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在越國,西施能夠得到「功臣」的榮譽嗎?不可能!關於西施歸宿的最有依據的說法,是被勾踐夫人沉水淹死。擁有「沉魚」之美的西施,終究被沉入水中。也好,還她一生流不盡的淚吧。還她一顆冰清玉潔的女兒心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