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政治] 政府狂打假…政府自製假新聞 要誰來罰?

政府狂打假…政府自製假新聞 要誰來罰?

018-09-20 00:54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

 
因為網路社群發達,「假新聞」傳播速度之快,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各國都開始重視。 (路透)

就在政府準備嚴打「假新聞」之際,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昨天列席民進黨中常會的報告資料卻出大包,透過轉述,他所說的「假新聞、假消息,平均一個月近一百八十則」,反而成了不折不扣的「假新聞」。若連政府都會鬧出這種離譜的錯誤,還能把「假新聞」責任統統歸咎媒體,甚至要動用「國家安全法」嚴加對付?

因為網路發達,「假新聞」傳播速度之快,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各國都開始重視。以國內近來許多事件為例,除了人為因素,許多夾雜不正確訊息的新聞或評論,也有「推波助瀾」之責,確實有必要正視並解決日益嚴重的「錯假消息」問題。

然而,網路世界並非「法律不設防」,現有法律規範,包括刑法的妨害名譽罪章,對於公然侮辱、誹謗等都有刑罰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也有「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的行政罰,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三萬元以下罰鍰,對於在網路上惡意造謠生事的人,也能有嚇阻作用。

兩岸關係緊張,固然或有部分假訊息來自對岸,但強化國安法的資安防範,不應上綱到用來對付所有的「假新聞」。否則,以卓榮泰昨天鬧出的「假新聞」風波,在行政部門研議的國安法修正草案內容中,究應如何處罰?

執政者別忘了,媒體為了監督政府,在「資訊不對等」的情形下,儘管全力查證,也難免有所誤差。事實上,大法官解釋也已闡明,必須具有「真實惡意」才構成誹謗罪,這也是憲法保障言論自由的真諦。當政府全力打假新聞之際,「吹哨者」也不斷出現,從地方到中央,從內部會議到外交電文,都成為吹哨者公開的對象。其間真正的問題,不也是凸顯資訊不對等,才是政府需要面對的大問題?

政府為政策辯護,媒體監督政府,都是各安其分,各司其職。若政府反過來監督輿論,漠視自己的政策良窳,才是政府墮落的開始,也將助長「吹哨者」和媒體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