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降低齲齒發生 少攝含糖物

降低齲齒發生 少攝含糖物

降低齲齒發生 少攝含糖物

隨著我國飲食精緻化,高油糖鹽食物隨處可及並唾手可得,牙醫全聯會口衛委員會副主委李楊鈞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一七年指出,糖是造成齲齒發生重要因素之一,當口內細菌代謝醣類產生酸時,會造成牙齒硬組織去礦物化,進而導致齲齒。建議民眾尤其是懷孕婦女、嬰幼兒與孩童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取頻率,以降低齲齒發生的機率,維持良好口腔衛生。

三月二○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沒有健康的口腔,就沒有健康的身體」,口腔健康要從母親懷孕開始,建立「長牙即看牙」的觀念,養成良好的口腔照護習慣,才能降低齲齒的發生。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簡任技正陳少卿表示,根據二○一八年衛福部調查發現,整體學齡前兒童齲齒率為四七%,平均齲齒顆數為二•三一顆;其中高屏地區二•八顆最高、臺北區一•九二顆最少。五歲兒童的齲齒率由二○一一年的七九•三二%,平均齲齒顆數為五•四四顆,下降至二○一八年的六五•四三%,平均齲齒顆數達三•四四顆。

預防嬰幼兒與孩童齲齒,呼籲家長把握下列原則:一、減少含糖飲食;二、長牙就要潔牙,每天至少以一千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照護者)須協助與監督;三、長牙後,接受定期口腔檢查、洗牙及塗氟服務;四、出生後六個月後可由父母協助,學習使用杯子喝流體食物;五、出生後七二個月至一○八個月可接受恆牙大臼齒窩溝封填服務。

口中的酸會使牙齒脫鈣,氟化物則會把鈣拉回牙齒表面。牙醫全聯會口衛委員會副主委黃耀慧表示,家長在幫小孩挑選牙膏時,應選擇濃度一千ppm以上的含氟牙膏,不要選擇香香、甜甜等添加劑的牙膏,黃耀慧醫師建議,兒童不一定要用兒童牙膏,建議可選口味溫和、不易起泡泡的牙膏,尤其對小孩、臥床老人而言,泡泡太多會令人感到噁心、想吐、嗆咳等。另,醫師建議,牙膏的使用量,未滿三歲薄薄一層(米粒大小),三歲以上豌豆大小;過量使用會讓牙齒產生鈣化不全(氟斑牙),會出現白色一點一點的,影響牙齒外觀。學校每周提供一次含氟漱口水,醫師表示,定期使用含氟漱口水,可以有效預防齲齒;針對容易蛀牙者,建議用含氟牙膏搭配漱口水。

俗話說:「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牙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謝尚廷表示,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使口內牙齦發炎;若孕期中容易孕吐者,也特別容易蛀牙。建議孕婦應例行作口腔檢查,以免在懷孕造成牙齒的傷害。另外,「乳牙會換,所以蛀了沒關係?」理事長表示,嚴重蛀牙,會影響恆齒的排列、骨骼的健康等。建議,當嬰幼兒有牙齒時就應該要保養。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