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名字竟是外國人名

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名字竟是外國人名

  戰爭有時候可以促進科技的進步﹐也可以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很多國家都修建了高速公路﹐研製了高速汽車﹐當時研製高速汽車和修建高速公路並不是為了民用目的﹐而是為了戰爭的需要。希望在戰爭的時候﹐交通能夠更加便利﹐加快運送士兵和軍用物資。
  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是德國人在1932年修建的﹐這就是德國的艾伏斯公路﹐從波恩到科隆。當然﹐也有人認為意大利人在1924年修建的A8高速公路(從米蘭至瓦雷澤)﹐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但是﹐不管怎麼樣﹐二戰前的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全世界掀起了修建高速公路的高潮﹐美國也在1939年修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也加快了修建了公路的步伐﹐不過限於資金和技術﹐當時的中國修建的是公路﹐而不是高速公路。南京國民政府修建的公路﹐除少部分是屬於正常的公路交通建設以外﹐大部分是為了軍事用途。國民政府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築公路。
  1927年﹐到北洋政府統治結束為止﹐中國的公路里程不足3萬公里﹐到了1937年7月﹐全國公路網基本形成﹐有幹線21條﹐支線15條﹐總里程10.95萬公里。正好在這個時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了﹐這些公路網在抗戰期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中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還是國民黨政府建設的﹐不過此時﹐國民黨已經敗退台灣了。中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是台灣的麥克阿瑟公路﹐簡稱麥帥公路﹐該條高速公路於1962年5月開工﹐1964年5月建成通車。麥克阿瑟公路一開始的名字叫做北基二路﹐也叫北基新路﹐後來為了紀念二戰時期的美國名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就改名為麥克阿瑟公路。
  麥克阿瑟在中國大陸的名聲不太好﹐因為在朝鮮戰爭期間﹐他太狂妄了﹐鼓吹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並對中國使用核武。由於擔心朝鮮戰爭演變為大國之間的全面戰爭﹐美國總統杜魯門不得不把他撤職。但是﹐麥克阿瑟這個人在日本老百姓和台灣老百姓的心目中﹐名聲還是可以的。
  麥克阿瑟是駐日盟軍總司令﹐相當於日本的「太上皇」﹐按常理來講﹐日本人應該痛恨這位「太上皇」﹐但是因為麥克阿瑟反對廢除天皇制或將昭和天皇裕仁交付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有一點的名望。
  其實﹐麥克阿瑟反對把天皇交付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進行審判﹐並不是因為他親日﹐而是麥克阿瑟認為﹐懲罰天皇﹐會受到日本人的激烈反抗﹐正如他和杜魯門總統所說的﹕「若是一定要追究日本天皇的戰爭責任﹐請再調派100萬士兵的部隊來日本維持局勢。」此外﹐麥克阿瑟擔任駐日盟軍總司令期間﹐駐日盟軍對日本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這些穩定措施﹐對後來日本經濟的起飛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
  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期間﹐強烈要求擴大戰爭範圍﹐也符合蔣介石的戰略意圖﹐所以蔣介石對麥克阿瑟也有一定的好感。另外﹐台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利用美國援助的資金修建的﹐所以把這條公路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也不足為奇。
  不過﹐現在這條公路已經不怎麼用麥克阿瑟這個名字了﹐而是成為了中山高速公路基隆台北路段的前身。後來修建的新高速公路對原路的部分路段採取了截彎取直的修築方法﹐原路基也被雜草覆蓋﹐很難辨別出﹐這裡曾經是公路。
  中國的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幾乎不用外國人的名字命名﹐麥克阿瑟公路是個特別的例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