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北元分裂讓明成祖北伐獲得絕佳機會

北元分裂讓明成祖北伐獲得絕佳機會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派徐達率軍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逃往漠北繼續元帝國的統治﹐歷稱「北元」。永樂初年﹐蒙古貴族勢力內部互相殘殺﹐遂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韃靼部居住在今貝加爾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
  明洪武末期﹐北元貴族內部分裂﹐逐步分裂成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三個部落經常互相殘殺﹐時常滋擾明朝邊境。朱元璋對對北元勢力採用軟硬兼施的政策﹐成祖朱棣即位後﹐起初亦繼承明太祖對待北元的政策。他一面與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長為王﹐賜予金銀、布帛、糧食等物品﹐爭取相安無事。如朱棣封瓦剌部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在韃靼部首領本雅失裡稱汗時﹐成祖多次遣使通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貴族無理侵擾﹐就給予堅決打擊。三部中以韃靼部最為強盛﹐本雅失裡因此而驕﹐對明朝抱不友好態度。永樂七年(1409)﹐成祖派使者郭驥出使韃靼﹐結果被殺﹐成祖決心征討。
  明成祖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永樂八年(1410)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
  永樂十一年(1413)﹐永樂帝封韃靼大汗阿魯台為和寧王。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
  永樂十二年(1414)﹐永樂帝舉行第二次北伐﹐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擊敗瓦剌將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明成祖詔告天下。
  永樂二十年(1422)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所部﹐是為第三次北伐。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台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台﹐擊敗之。
  永樂二十一年(1423)七月﹐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台。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干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
  永樂二十二年(1424)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後來成祖亦在第五次親徵得勝回朝途中病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