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健康] 美國抗疫失敗的深層危機

美國抗疫失敗的深層危機

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深層的危機,在於朝野對於這次病毒來襲都有「反智」傾向,不從科學與理性的角度思考,劍及履及的應變,而是被意識形態與反科學的思維所左右。這不僅是精英的錯誤,更是體制上的問題,形成結構上的缺陷,在關鍵時刻犯下關鍵的錯誤,付出血與淚的代價。

美國抗疫失敗,已經成為現代歷史的一大醜聞。到了四月十五日,美國共有兩萬五千多人死亡,而紐約的死亡人數也過萬。僅僅是一週前,美國疫情死亡人數才一萬兩千多人,也就是說,一個星期之內,就多了一萬多人死亡

這樣的死亡速度,比一場戰爭還厲害。美國打越戰打了十年,死亡的美軍五萬多人,但新冠病毒入侵美國才兩三個月就有逾兩萬人去世,對美國人的集體心靈帶來巨大的衝擊,也帶來很多深刻的反思。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傲慢與偏見,顯然是罪魁禍首。早在一月到二月間,他就不斷接到情報部門的報告,要警惕防範病毒的入侵。但特朗普卻不把這個當一回事,說這只是另一場流行性感冒,掉以輕心,不願意加以嚴厲規管。他內心深處覺得這只是亞洲人的流行病,對美國不會帶來太大影響,其實是一種種族歧視。他也一直反對帶口罩,即使到了三月下旬,美國疾控中心要求國民戴口罩,他說自己還是不戴,在全國帶來負面示範。

但更深一層的問題,其實是美國國家功能的紊亂與失調。面對病毒這種「隱形的敵人」,美國高層決策者沒有用科學與理性的分析,而是訴諸泛政治化的處理,不斷做情緒的發洩,認為這是來自中國的禍害,但又不記取病毒在中國大陸及歐洲等地肆虐的經驗,預加防範,形同擺「空城計」,但病毒並沒有被意識形態嚇阻,而是長驅直入,攫奪更多美國人的生命,到最後決策當局才如夢初醒,封城封關,但一切都變得太晚了。

美國抗疫的醫療物資短缺,也怵目驚心。很多醫療人員等於是裸身上陣,穿上用垃圾袋製成的保護衣,戴過期口罩,深入抗疫的最前線,與廣大新冠病人接觸,最後不少醫護人員以身相殉,寫下一頁又一頁的悲劇。

但最讓人痛心疾首的,還是整個社會抗疫的慢半拍,輿論與輿論領袖大多數都沒有洞燭先機,反而與特朗普的傲慢與偏見產生共鳴,包括不戴口罩,怪罪是某些族裔才會傳染病毒。整個社會都沒有警惕的防疫心態,但當死亡數字飆升時,則怪罪是世界衛生組織誤導。特朗普四月十五日還宣布暫停交年費給世衛組織,表達對該組織的不滿。

但最令人震驚的,還是一些輿論對「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痴迷,認為只要有六成人口感染病毒就會產生抗體,病毒自然就會消失。但這樣的理論,是建立在大量人民死亡的前提。美國有三億三千萬人口,六成人口就等於約一億多人感染,這將會帶來巨大的死亡數字。英國首相約翰遜開始時也是持這樣的論調,但最後他自己也感染,一度住進ICU重症病房,可說是在鬼門關前走過。後來他也改弦易轍,不再重彈此調。

美國目前也有許多聲音,要改變美國在全球的產業鏈,要全面「去中國化」,將美國在華的企業撤出中國,而美國政府將會提供搬遷與稅務的優惠。但「去中國化」其實也是「去美國化」,因為美商投資中國是瞄準中國市場,為一些本來已經奄奄一息的美國製造業帶來第二個春天,像美國的汽車業如福特、通用等,都在中國獲得巨大利潤來彌補在美國的損失。如今讓它們離開中國,等於是自殺行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未害人先害己,得不償失。

總的來說,美國朝野對於這次病毒的來襲,都若隱若現出現一種「反智」的傾向,不從科學與理性的角度思考,劍及履及的應變,而是被意識形態與反科學的思維所左右,最後形勢失控,才驚覺為何如此,但大錯已經鑄成,很多生命已消逝。

在這次「不設防國家」的背後,也是近年在美國流行的「新自由主義」的論述,強調要「小政府、大市場」,一切都應該由市場來解決。共和黨政府的議員與官僚常常喜歡引用前總統列根的名言:「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o our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特朗普上台後,就將聯邦政府好幾個有關公共衛生的主管職位廢除,並大量刪減防疫與公共衛生預算,導致這次抗疫工作誤了先機,最後有關抗疫的協調工作也乏人執行,徒呼負負。

美國政治上的分權體制,聯邦與地方互相制衡,本來是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但如今卻成為防疫的負累,聯邦與各州在市場上爭奪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讓紐約州長科莫在記者會上大吐苦水,欲哭無淚。

如果說國家的組成就是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與福祉,那麼這次美國作為全球的「單極強國」,卻成為抗疫死亡最多的國家,反映美國國家治理能力的缺失,被視為一個失敗的國家。這不僅是精英階層的錯誤,更是體制上的問題,形成結構上的缺陷,不斷在關鍵時刻犯下關鍵的錯誤,付出龐大的血與淚的代價。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