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台灣憂鬱症患 僅20%就醫

台灣憂鬱症患 僅20%就醫

台灣憂鬱症患 僅20%就醫

台灣憂鬱症患者很”ㄍ一ㄥ”僅20%憂鬱症患者當年尋求協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廖士程醫師指出,憂鬱症亞洲國家及地區(台灣、南韓、日本、上海、北京)與歐美國家相較盛行率相對較低,終生盛行率歐美可達10%至15%、亞洲約2%至5%,但在自殺死亡率中,亞洲國家卻高於多數歐美國家,顯示出亞洲國家對於憂鬱症尋求協助的比例仍遠低於西方國家,英國憂鬱症領域權威學者Prof. David Nutt也說:「亞洲國家治療比例較低,可能與亞洲人的文化有關。」

在台灣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中也顯示,台灣憂鬱症患者平均失能天數卻高達74.9天、求助比率也較低更只有20%患者會在當年尋求協助,顯示出國內患者針對憂鬱症的治療仍較為排斥,抗拒自己罹患憂鬱症以及無法得知合適的就醫管道等皆是造成就醫及尋求支持的意願低落的原因,但未就醫的後果,卻可能造成憂鬱症狀更加嚴重,甚至是增加自殺風險,因此廖士程醫師呼籲:「大眾應建立憂鬱症正確認知及並鼓勵患者不要畏懼就醫,患者就醫後應持續治療,不要中斷就醫。」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張家銘醫師指出,依據健保資料庫分析首次被診斷憂鬱症並被開立抗憂鬱劑的患者,第一次看診後於一個月後回診持續率僅有52.1%,且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僅就診一次就中斷治療,不繼續治療的原因經常與患者對藥物的誤解及其服藥後的副作用的產生有關,但自行中斷卻可能導致再次陷入低潮、症狀復發等,也間接造成更多社會及醫療資源的負擔,張家銘醫師也說:「統計數據,憂鬱症只有一半就醫,其中一半被辨識,再一半被治療,再一半被完整治療,因此真正接受完整治療的患者非常少數。」

張家銘醫師也呼籲:「應加強社會對於憂鬱症患者的支持,降低憂鬱症的汙名化,並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使患者更有持續就醫的意願。」

從1957年,第一代抗憂鬱藥物至今已餘60個年頭,從一開始舒緩疾病所產生的情緒症狀,逐漸擴展到治療憂鬱症所引起的身體不適,近年來更發現,除了心理及身體的症狀外,憂鬱症更可能會引發認知功能障礙,許多患者因此無法正常上班、學習,甚至是處理生活事務,臨床醫師常以MAPE(記憶力Memory,注意力Attention,心理動作能力Psychomotor Speed,執行力Execution)四項指標來判斷患者的認知功能是否異常,根據統計,約有94%的患者在急性期會出現認知功能問題,儘管疾病完全緩解也仍有44%的患者會出現相關症狀。

近年來,隨著網路資訊取得更加便利,對憂鬱症的討論及資訊也逐漸多元,但其內容仍部分不全然正確,有鑑於此,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長期支持及關注台灣憂鬱症議題,協會期待透過大眾的溝通媒介LINE,與大家分享正確的憂鬱症知識,邀請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鼓勵患者自我覺察、及早就醫並持續治療,透過妥適的治療,不再為憂鬱症所困擾!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