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嘉慶皇帝神武門遇刺案始末

嘉慶皇帝神武門遇刺案始末

  清嘉慶八年,紫禁城內發生了一起皇帝在宮內遭遇刺客的事件,嘉慶皇帝雖然沒有受傷,但也受到不小的驚嚇。發生在大內的刺殺皇帝案如同一場政治強震,驚動朝野,鬧得人心惶惶。在明清兩朝500年的紫禁城宮廷史中,發生過一起皇帝在宮內遭遇刺客的事件,這就是清朝中期的陳德行刺嘉慶皇帝的驚天大案。
  在此之前,傳說雍正朝有個俠女叫呂四娘,他的父親呂留良因文字獄案,被雍正帝刨墳碎屍。呂四娘逃脫了官府的追捕,為了報仇,練了一身好武藝。她尋找機會混入皇宮,揮劍砍去了雍正帝的腦袋,因此安葬雍正帝時,只好鑄造了一個金頭來替代。然而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只是野史傳聞,並不是歷史事實。而嘉慶皇帝在皇宮遭遇刺客,卻確有其事。
  這樁刺殺皇帝的大案,發生在嘉慶八年(1803)。這年的閏二月二十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返回皇宮。就在這一天,一個叫陳德的壯漢,帶著年僅15歲的大兒子陳祿兒混進紫禁城的東華門,繞到皇宮的北門神武門,潛伏在神武門旁順貞門外西廂房的山牆後,等待嘉慶皇帝鑾輿的到來。
  當嘉慶皇帝的鑾輿進入神武門,剛要轉向順貞門時,陳德突然躥出,手持尖刀,直奔皇帝衝了過去。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壞了守衛神武門、順貞門之間的上百名侍衛,他們一個個呆若木雞,不知所措,危急時刻竟沒有一人上前抓捕。只有嘉慶帝的佷子、御前大臣定親王綿恩,嘉慶帝的姐夫、乾清門侍衛喀爾喀親王拉旺多爾濟,乾清門侍衛、喀喇沁公丹巴多爾濟和御前侍衛扎克塔爾等6個人還算鎮定,緊急關頭挺身而出,一邊護衛嘉慶帝的轎子,一邊奮力捉拿刺客。嘉慶帝坐著轎子,很快躲入順貞門內。經過一番搏鬥,綿恩的衣服被刺破,丹巴多爾濟的身上被刺傷三處。刺客陳德奮力搏鬥,但最終寡不敵眾,很快被制伏捉拿。陳德的兒子陳祿兒,趁亂溜出皇宮,跑回家裡,很快也被捉拿。
  這次皇宮行刺,嘉慶皇帝雖然沒有受傷,但也受到不小的驚嚇。發生在大內的刺殺皇帝案,如同一場政治強震,驚動朝野,鬧得人心惶惶。刺客陳德究竟是什麼人?他要行刺大清皇帝的動機是什麼?陳德的背後是否有著隱秘的歷史背景?陳德是從東華門進入皇宮的,而從東華門到行刺地點神武門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他有什麼特殊本事在官兵的眼皮底下自由穿行?在陳德犯駕之後,這一連串的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陳德從小跟隨父母在山東的青州、濟南一帶遊蕩,靠給人做僕役打工辛勞度日,勉強餬口。陳德娶妻成家後,父母相繼過世,他便帶著妻子來到北京,投靠他的外甥、內務府正白旗護軍姜六格。姜六格是內務府的包衣,也就是皇家奴僕,陳德於是有機會到內務府造辦處服役,並漸漸地成了嘉慶帝的貴妃劉佳氏身邊的人,為她配送鍋碗瓢盆,辦理日常生活物件。陳德因為給貴妃跑腿,而得以經常出入紫禁城、圓明園等皇家禁地,對宮廷的門禁、宮內的行走路線以及皇帝的護衛情況,也就比較熟悉。
  後來,陳德的妻子死去,他也被內務府解雇,生活沒了著落。陳德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身為奴僕,時常被人指使笑罵,飽嘗人間辛酸,同時他又曾接觸過皇家權貴,親眼看到皇室的奢靡生活,這使他深深感到人間的不公平,心裡越來越仇視權貴。在生活窮困潦倒的情況下,陳德十分苦悶,精神也不太正常,時常喝酒,在院裡歌唱哭笑。嘉慶八年的春天,陳德實在窮苦難過,要尋死路之時,找人算了一卦,求的簽說他有「朝廷福分」。閏二月十六日,陳德在街上看到人們在用黃土墊道,經過打聽得知嘉慶皇帝要在二十日從圓明園回宮,於是萌發了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的念頭。
  陳德行刺,背後是不是有反朝廷的秘密社會組織在操縱,這是嘉慶皇帝特別關注的。從把陳德抓起來的當天開始,嘉慶帝就命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尚書,日夜嚴審,一心要挖出行刺事件的背後指使者。但是,陳德所供情節,出乎意料,堅持說並沒有誰指使他這樣幹。嘉慶帝又加派滿、漢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對陳德進行會審。在這一連串的審訊過程中,他們對陳德用盡了各種各樣的酷刑,諸如「徹夜熬審」「擰耳跪煉」「掌嘴板責」「刑夾壓棍」等等。大刑之下,皮開肉綻的陳德仍如前供,矢口不移,堅持說既沒有指使者,也沒有同謀者。
  連續幾個晝夜的嚴刑審訊,得到陳德的供詞是這樣的︰「我就是因生活無路,一家老小沒有依靠,實在情急,想找條死路。後來又想,自尋短見,沒人知道,豈不是白死。恰好聽說皇帝進宮,就同祿兒溜進東華門,從西夾道走到神武門,混在人群裡,看見皇上到了,我便手持小刀,向前衝去。原想犯了驚駕之罪,當下必定將我亂刀剁死,圖個痛快,也死個明白。實在沒有別的緣故,也沒有別人指使。所說是實。」
  顯然,陳德行刺,有他窮途末路的生活背景,也有他精神不太正常的因素。曾有人說,陳德是天理教頭人林清的黨羽,根據考證,嘉慶八年行刺嘉慶皇帝的陳德,與10年後的林清天理教起義攻打皇宮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在陳德行刺時,林清還在四處遊蕩,並沒有入教。陳德行刺應屬於個案,卻又不是孤立的,它至少表明,清朝到了這個時候,社會各種矛盾已經相當尖銳複雜,社會秩序十分混亂,大清王朝到了嘉慶年間,已然走上了衰敗之路。
  陳德行刺,直接危害到皇帝的性命,是再大不過的大逆案。這樁恐怖事件發生後,嘉慶皇帝在短短的4天時間裡,就快刀斬亂麻一般做了這樣的處理了結︰
  一是酷刑處死兇犯。案發4天後,即閏二月二十四日,將陳德凌遲。凌遲,是古代最殘酷的一種死刑,先將犯人的胳膊和大腿一塊塊剁下,然後再割斷咽喉。陳德在撕心裂肺的酷刑中圖了個「痛快」。對大逆罪,朝廷是要斬草除根的,陳德15歲的大兒子陳祿兒和13歲的小兒子陳對兒也未能逃脫關係,在同一天被絞刑處死。
  二是獎勵有功官員。對救駕有功的定親王綿恩、乾清門侍衛拉旺多爾濟,分別賞給御用補褂,並封綿恩的兒子奕紹為貝子,封拉旺多爾濟為貝勒,均在御前行走。其他幾位護衛有功的官員也各有賞賜提拔。
  三是懲處失職官員。負責皇帝出行護衛任務的護軍統領阿哈保、副都統蘇沖阿,因對陳德行刺疏於防範,予以革職。其餘護衛章京等人也都受到降職處罰。
  四是嚴格宮禁制度。在嘉慶皇帝的諭令下,御前大臣、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共同商討,制定了十分嚴密的「宮禁章程二十九條」。同時還擴大了有關皇帝安全的防禦範圍,除紫禁城外,在皇帝駐蹕圓明園、臨幸西苑、巡幸避暑山莊、打獵木蘭圍場時,其防衛措施與皇宮要保持一致。
  不過,在平常百姓看來,禁衛森嚴的皇宮在門禁管理上還是有漏洞、有空子可鑽的。就在陳德行刺嘉慶皇帝的第二年,即嘉慶九年(1804),一個法號叫了友的僧人,在神武門跟隨往皇宮送食物的人,混進了皇宮大門,最終被抓獲流放。咸豐元年(1851),京城裡一個賣饅頭的小販,偶然在路上撿了一塊出入皇宮用的腰牌,就是憑著這塊出入證,竟把饅頭賣到了皇宮裡,在紫禁城進進出出兩年多,才被發現抓起來。清朝皇宮的警衛確實存在不小的疏漏,由此可見一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