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痛風主因濁毒瘀滯 異於風寒溼痺

痛風主因濁毒瘀滯 異於風寒溼痺

痛風主因濁毒瘀滯 異於風寒溼痺

痛風發作之後,關節發炎常會引起腫痛。開業中醫師李淑芬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痛風病變在於筋骨關節,其本在於脾腎,皆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脾腎功能障礙等因素所造成,初病在經在絡,以邪實為主,以溼熱痺痛為先,久則深入筋骨累及臟腑。痛風皆因濁毒瘀滯,不同於風寒溼痺。

李醫師指出,痛風屬於中醫「痺症」之範疇,以男性患者居多數,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伴隨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及慢性關節炎,嚴重者甚至出現關節變形等。

痛風發病常會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形成尿酸腎結石,進而導致腎損害,以致腎功能不全,其預後比較差。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原發性痛風常見首發症狀,常於夜間驟然發作,症狀為劇痛性、非對稱性、多單關節等,好發於第一拓趾關節,局部皮膚暗紫紅腫,可以自行緩解,也常間歇發作。

李淑芬醫師表示,中醫治療分為風溼熱痛痺、溼濁瘀痛痺、脾虛瘀濁、腎虛瘀濁;風溼熱痛痺,患者常有突發關節劇痛,每於夜間痛醒,得冷則舒,活動困難,伴隨發熱、心煩、患處關節紅腫灼熱等症狀,觸痛拒按,舌紅、苔黃膩,多數發生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治宜袪溼通絡,泄濁通絡。

溼濁瘀痛痺患者常有關節持續疼痛,不能活動,夜間病情加重,反覆發作、遷延日久,伴隨精神倦怠、胃口變差等症狀,罹病關節腫脹、暗紅、僵硬、畸形,舌暗紅、苔白膩,多見於痛風性關節炎慢性關節期,治宜利溼泄濁,袪瘀通絡。

脾虛瘀濁患者常在關節腫痛緩解後,常有尿酸高、關節僵硬不靈活,或是出現浮腫麻痺、痛風石沉積,或是出現痛風石結節,破潰後流白濁漿,或是伴隨精神倦怠、身體乏力、心悸、氣短、胃口變差、嘔噁、舌淡紅或胖嫩、苔白滑等症狀,治宜健脾泄濁,袪瘀通絡。

腎虛瘀濁患者常在關節腫痛緩解後,血尿酸持續高,骨關節僵硬畸形,或是出現痛風性腎炎、形成尿酸石,或是伴隨頭暈、頭痛、腰痛、尿少、心悸、浮腫、舌暗、紅苔少等症狀,治宜補腎泄濁,袪淤通絡。

飲食建議三低一多,也就是低普林、低脂肪、低熱量、多喝水,以便增加尿量,加速體內尿酸排泄速度,再加上每天適當的運動,如此就可防治痛風。此外,患者必須限制食量,最好不要吃太飽,尤其嚴禁暴食。另外,盡量不吃高普林食物,嚴格限制酒類、濃茶、咖啡的攝取量,辛辣類食物則不宜食用。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