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下肢動脈血管阻塞 4成間歇跛行

下肢動脈血管阻塞 4成間歇跛行

下肢動脈血管阻塞 4成間歇跛行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黃睦翔醫師表示,人年紀大動脈壁會因脂肪堆積而逐漸淤積阻塞,就是所謂「動脈血管粥狀硬化」,在心臟的冠狀動脈會產生狹心症(心絞痛),而發生在非心臟部位的周邊血管則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其中又以下肢動脈狹窄的發生率最高,輕者肢體末梢疼痛,嚴重時則會產生肢體缺血、冰冷、蒼白或壞疽,甚至有高死亡率。

黃睦翔表示,患有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病患也常合併有心臟或腦部血管疾病。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危險因子主要包括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吸菸、三高、洗腎病患。下肢動脈狹窄嚴重阻塞者有4成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其中有4%在五年內面臨需要截肢,7%在五年內需要接受介入性治療。另有約1成會出現肢端缺血危症,休息時下肢都會疼痛,或出現慢性無法癒合的傷口、潰爛、壞疽等,1年內的死亡率將近25%,若已嚴重到須要截肢的程度,則1年內的死亡率甚至高達45%。

黃睦翔醫師提醒指出,平時要注意下肢周邊動脈血管發生阻塞會產生的症狀,輕度阻塞或許毫無症狀,但有的會略感下肢酸麻冰冷;中度阻塞者就可能出現漸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後會有腿部痠麻疼痛,休息片刻後血液循環恢復足夠,就又能繼續往前走,整個過程中會一再反複出現同樣症狀,甚至會有無法癒合的傷口等,一定要儘快就醫,千萬不要等到嚴重阻塞出現肢端缺血危症,將面臨高死亡率威脅。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