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長平之戰﹐守還是攻﹖

長平之戰﹐守還是攻﹖

  長平之戰﹐作為經典的戰役被歷史記載下來﹐因為它規模宏大﹐因為它曠日持久﹐因為它結局慘烈。如果說長平之戰前3年的秦趙對峙﹐呈現了雙方均勢的戰爭指揮藝術﹐那麼長平之戰的結局﹐其實就是雙方國君的能力的較量﹐最終體現於戰局。這是一個看起來與前線作戰並無直接相關性的事情﹐卻真正的決定著戰爭的走向。
  「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致矣﹐是為亂軍引勝」。
  趙孝成王無法合理判斷主將的能力﹐這是國君最大的失誤﹐這也最終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最關鍵是﹐這個失誤是趙國承受不起的﹐秦國此戰集全國之力的目的不是來搶掠﹐也不是來擴大地盤。而是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摧毀趙國的防禦能力﹐使趙國在幾十年內再無還手之力﹐這是滅國的鋪墊。
  秦趙相持﹐對於趙國來說﹐守是合理的﹐這並不是講趙國應該不進攻﹐而是說守應該是其基本戰略。守是最穩妥的作戰方式﹐攻是要有絕對強大的實力和優勢做保證的﹐所以「守則有餘﹐攻則不足」﹕
  1、防守本身就是逆轉或調整強弱對比的最好方式。防守方可充分的利用地形優勢﹐據險﹐據高地而守﹐這本身就給進攻方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進攻方需要更多的消耗才能夠打擊對手。
  2、秦國國力強於趙國﹐這毋庸置疑﹐但不應該只看積累和生產能力﹐不看消耗。幾乎是對等的40萬大軍數量﹐軍隊的消耗是相當的﹐但戰場在趙國邊境﹐因此從運輸角度理解﹐秦軍需要大量、長距離的運輸﹐而這種運輸過程中的消耗比軍隊消耗更大。所以說「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這種情況下﹐秦國不見得能耗得過趙國。
  3、秦昭王連15歲的男童都徵召入伍﹐那其國內的即使生產能力可見﹐到了何等程度﹐雖然秦國下令使婦女可以投入生產﹐但生產能力仍然是受限的。
  4、作為防守的一方趙國來說﹐是否需要與秦軍相當的軍隊數量來防守﹐這個可以再評估﹐如果防守數量並不需要那麼多﹐則又可以減少趙國的消耗。趙國需要明確自身用兵的首要目的是什麼﹖是擊退秦軍﹐還是消滅秦軍。
  5、最佳的進攻方式﹐是找到對手的薄弱環節下手﹐需要做到以實擊虛﹐需要做到「乘暇則神」﹐因為「攻堅則暇者堅﹐乘暇則堅者暇」。趙國應該積極尋找秦軍的弱點在什麼地方﹐如果秦軍沒有主動暴露的弱點﹐就應該示形﹐引導對手﹐調動對手﹐使對手暴露弱點。如果這兩條都做不到﹐那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守。
  6、所有的接戰﹐特別是決戰﹐事前對對手的判斷是極度審慎的﹐都是要有絕佳時機﹐要對接戰之地相當瞭解。所謂「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可千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趙括陷入重圍﹐是對地形的不瞭解﹐是對秦軍的意圖和動向的誤判。
  7、從風險控制方面考慮﹐趙括基本沒有這方面意識﹐一次性傾其所有﹐全力出擊﹐沒有任何的意外情況的準備和應對策略﹐一擊不中﹐必然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因長平之戰﹐還產生了一個著名的成語「紙上談兵」。其實這個成語所隱喻的含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只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已。雖然臨陣換將始於秦國的反間計﹐但最終的決策者是趙孝成王﹐最終的判斷是他做出來的。
  這個成語呈現了一個認知的問題﹐對於很多人的認知來說﹐他們是相信和佩服一個能說會道﹐相信和佩服一個瞭解得多的人﹐他們認為多就是好﹐多就是強﹐這就是趙孝成王的認知方式﹐他認為趙括知道得多﹐必然就強﹐他把多和強畫上等號﹐而不是從人對事物的認識深度來考察﹐不是對人的理解力來做判斷﹐更不是從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方面來識別。
  多是記憶的考察依據﹐不是能力判斷的標準。多和能力有一定相關性﹐但絕對不是簡單的相等。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