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李先念為何反對開會解決﹖

李先念為何反對開會解決﹖

  究竟是誰最早提出解決「四人幫」問題的﹖過去一般說是葉劍英。主要當事人的回憶表明﹐事情可能要分為醞釀和正式提議兩個階段。還在毛澤東生前﹐葉劍英已經與一些當時被邊緣化的黨政軍元老交流過對時局的看法﹐聶榮臻、王震、楊成武、粟裕等人曾先後以不同方式﹐向葉表示了對「四人幫」可能控制局面的擔憂﹐希望解決他們的問題。葉則以自己的方式表明了對此的態度和決心。這可以說是最早的醞釀。
  但醞釀是一回事﹐正式提出又是一回事。近些年研究的一大進展﹐就是弄清楚了正式提議的經過。華國鋒、李先念和吳德等人的談話和回憶﹐都說明是華國鋒最先提議﹐經由李先念向葉劍英轉達﹐得到早有此意的葉劍英贊同的。除了葉劍英事先的醞釀、華國鋒正式提出動議外﹐一些知情人近些年還提到﹐李鑫在毛澤東追悼大會(9.18)後﹐也曾直接向華國鋒進言﹐建議採取斷然措施解決問題。
  目前的疑點在於﹐第一﹐華國鋒是什麼時候提議的﹖據華本人的記憶﹐是毛澤東去世後的第二天﹐即9月10日﹔而李先念、吳德的回憶﹐是9月11日。時間相差一天。第二﹐李先念是哪天去北京西山向葉劍英轉達華的提議的﹖華國鋒、吳德的記憶﹐都是9月13日﹔而李先念本人說是9月14日﹔《葉劍英年譜》則說是9月24日。三個說法﹐前兩個相差一天﹐後一個則差了十來天。第三﹐李先念轉達華國鋒的提議後﹐葉劍英如何反饋的﹖這是一個相當關鍵的環節。據華的回憶﹐9月21日葉去他家商議此事﹔《葉劍英年譜》記載9月中旬、9月25日和10月2日華葉有三次密談。也就是說﹐李先念帶話之後﹐華葉的第一次面談﹐應該是9月中旬或21日。看起來﹐兩者似乎差不太多﹐但細究會發現《葉劍英年譜》自相矛盾﹕既然李先念24日才轉達華的提議﹐怎麼會9月中旬華葉已經秘密商議﹖至於華葉密談的具體內容﹐由於兩位都已故去﹐已無法向人們披露了。
  9月16日﹐也就是毛澤東追悼大會的前兩天﹐華葉和李先念、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等幾位政治局委員﹐在國務院會議室碰過一次頭。吳德建議﹐用開會的辦法解決。李先念表示質疑﹐還舉了赫魯曉夫上台的例子說明。華葉、李先念、吳德權衡再三﹐考慮中央委員會有不少是「四人幫」拉進來的造反派成員﹐用開會的辦法恐怕要冒風險﹐採取隔離審查的辦法才是上策﹐故開會之策棄而不用。
  解決「四人幫」問題是如何謀劃的﹖以往的說法﹐出於保密﹐政治局成員也極少知曉此事。從當事人的回憶看﹐這種說法並不屬實。據吳德口述﹐除了江青等四人和被疑為追隨「四人幫」的吳桂賢、有恙在身的劉伯承不知情外﹐其餘在京政治局成員事先都程度不同地參與或了解此事。吳德還稱﹐其中汪東興、陳錫聯、蘇振華、紀登奎都是華國鋒本人親自約談的﹐只有倪志福是吳德受華的委託打的招呼。
  汪東興是整個事件的關鍵人物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汪東興在事件中的作用有意淡化﹐與事實不符﹐也不公道。雖然汪東興迄今從未公開憶述此事﹐但從其他當事人的回憶看﹐汪東興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華國鋒回憶﹐他除了同華國鋒直接商談外﹐還找了汪東興談話﹐汪東興與他的想法完全一致。華國鋒沒有透露與汪商談的時間﹐但吳德口述稱﹐華國鋒曾告訴他9月11日找了汪東興商量此事﹐汪東興的態度很明確﹐表示堅決支持華國鋒的意見。《葉劍英年譜》則記載﹐毛澤東生前葉劍英就曾同汪交換過彼此看法。果真如此﹐汪東興就是分別從華國鋒、葉劍英處得知這個動議的。至於詳情如何﹐目前仍然不得而知﹐有待汪東興本人的披露。
  以往人們都以為一開始就準備對「四人幫」採取抓捕的辦法﹐近些年當事人的回憶﹐透露出一個情況﹕在達成解決「四人幫」問題的共識後﹐曾經有過另一種考慮﹐即通過召開政治局會議或中央全會的辦法解決。華國鋒、李先念回憶﹐9月16日﹐也就是毛澤東追悼大會的前兩天﹐華國鋒和李先念、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等幾位政治局委員﹐在國務院會議室碰過一次頭。吳德建議﹐用開會的辦法解決。李先念表示質疑﹐還舉了赫魯曉夫上台的例子說明。華國鋒、李先念、吳德權衡再三﹐考慮中央委員會有不少是「四人幫」拉進來的造反派成員﹐用開會的辦法恐怕要冒風險﹐採取隔離審查的辦法才是上策﹐故開會之策棄而不用。不過﹐關於這次會議的時間仍有不同記憶﹐華國鋒、李先念說是9月16日﹐而吳德的記憶是9月26日或27日﹐兩者相差了十來天。
  據華國鋒說﹐他不只是找了上述幾位政治局成員商議解決的辦法﹐更重要的還同葉劍英多次商量過此事。遺憾的是﹐華國鋒沒有透露他同葉商談的詳情﹐因此華葉之談仍是未解之謎。
  抓捕「四人幫」的行動是如何準備的﹖過去的說法一直比較含糊或者片面。當事人的回憶逐漸相對全面地復原了歷史。據華國鋒、吳德的談話或口述﹐準備工作主要是由華國鋒、汪東興、李先念三人分別商談﹐由汪東興、吳德組織實施的。整個行動班子分為準備文件的寫作班子和實施抓捕的行動班子﹐前者由李鑫負責﹔後者又分為三個部分﹐中南海內抓捕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毛遠新的行動由汪東興負責﹐中南海外抓捕遲群、謝靜宜、金祖敏的行動由吳德負責﹐控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人民日報》等新聞輿論單位的行動由耿飆負責。為此﹐汪東興指揮張耀祠(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武健華(中央警衛局副局長)挑選了直接參與行動的八三四一部隊五十來名官兵﹐吳德則與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吳忠溝通﹐並與當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陳錫聯聯繫﹐取得了對北京衛戍區部隊的直接指揮權。
  關於準備工作﹐實際上還有一條線被人們忽視了﹐就是高層經由葉劍英同一些軍方人士和黨政軍元老打了招呼﹐如李德生、張廷發和聶榮臻、陳雲、鄧穎超等。從某個角度說﹐這些也是一種準備﹐特別是同李德生(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張廷發(空軍司令員)打招呼﹐更是對可能發生的不測做好預設。
  至於具體行動的經過﹐當事人的披露比較詳細。這是近些年研究一個比較突出的進展。張耀祠、耿飆的回憶錄﹐特別是香港鳳凰衛視對武健華、周啟才、陳長江、楊正泉、保育鈞等人的訪談﹐都相當細緻地敘述了10月6日晚間在中南海懷仁堂抓捕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在豐澤園內抓捕江青、毛遠新﹐控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10月7日進駐人民日報社的經過。
  中南海外抓捕遲群、謝靜宜、金祖敏的經過﹐過去一直不清楚。吳德在口述中作了敘述﹐但仍嫌籠統﹐遠不及對中南海內行動敘述詳盡。9月16日﹐也就是毛澤東追悼大會的前兩天﹐華國鋒和李先念、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等幾位政治局委員﹐在國務院會議室碰過一次頭。吳德建議﹐用開會的辦法解決。李先念表示質疑﹐還舉了赫魯曉夫上台的例子說明。華國鋒、李先念、吳德權衡再三﹐考慮中央委員會有不少是「四人幫」拉進來的造反派成員﹐用開會的辦法恐怕要冒風險﹐採取隔離審查的辦法才是上策﹐故開會之策棄而不用。
  抓捕「四人幫」當晚﹐中央政治局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召開緊急會議。非程序的強力行動需要得到程序性追認﹐毛澤東逝世後最高權力核心的真空需要盡快填補﹐事件過後的中國政局需要穩定﹐這些都必須由最高決策層作出部署和安排。因此﹐作為一個完整的歷史事件﹐應該說這是最後一環。
  過去人們只知道這次會議的結果﹐至於經過則不知其詳。吳德口述最早作了比較詳細的憶述﹐周啟才的口述則更為詳盡。參加會議的政治局成員是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蘇振華、倪志福、吳桂賢等11人﹐作為工作人員旁聽會議的是李鑫和周啟才。會議從6日晚上十點開到7日凌晨四點﹐時長六個小時﹐主要是由華國鋒、葉劍英通報抓捕「四人幫」的經過﹐然後作出了關於隔離審查「四人幫」和推舉華國鋒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決定。之後﹐就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作出了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會上華國鋒曾提議推舉葉劍英為中共中央主席﹐葉劍英則堅持謙辭﹔政治局委員(紀登奎)建議按照毛澤東「三七開」的基調﹐指出「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所在﹐葉劍英認為這時的文件不可能解決「文革」的問題。
  不過﹐無論是吳德的口述還是周啟才的回憶﹐對會議安排當前和今後工作的情況均寥寥數句﹐語焉不詳。那次會議的參加者(包括旁聽者)﹐僅有四位尚健在。更進一步的情況﹐還待當事人披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