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白大褂的「角色轉換」

白大褂的「角色轉換」

  醫護人員被稱為「白衣戰士」﹐「白大褂」是這個職業的代名詞。其實﹐白大褂穿在醫生身上不過百餘年﹐卻經歷了從自身防護到保護病人的「角色轉換」﹐引發了從「隔絕細菌」到「可能傳播疾病」的激烈爭議。曾經﹐醫生的著裝並沒有統一要求﹐但在非常時期﹐戰鬥在疫情一線醫生還是使用過統一的「標配」。
  中世紀時期﹐一種烈性傳染病「黑死病」﹐肆虐歐洲﹐因為不明傳染源﹐隔離、奔逃都無法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使整個歐洲全面陷入恐慌﹐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來自上天的懲罰或是巫女的魔法。為了防止在接觸患者過程中感染﹐出現了最初的生物防護服﹐造型相當狂野﹐穿上防護服後的醫務人員被稱為「鳥嘴醫生」或是「瘟疫醫生」。關於這套裝備的完整描述﹐1619年一位名叫查爾斯的法國醫生首次記載﹕「面具的鼻子形似一個鳥嘴﹐有半英尺長﹐兩個鼻孔旁邊都各有一個孔﹐裡面裝滿了香水。鳥嘴裡填充了很多種淨化空氣、保証呼吸的草藥。在大衣下面﹐我們會穿上山羊皮的靴子、與靴子連為一體的皮褲以及一件被塞進褲子裡的短袖皮衣。帽子和手套也是用同一種皮做的… …我們還會戴上護目鏡。」因此﹐人們通常認為「鳥嘴醫生」這一說法是查爾斯的傑作。除此之外﹐一根長長的木棍也是這套服裝的必備品﹐醫生手持長棒﹐用於挑開患者的衣物查看病情﹐大大減少了身體的直接接觸。
  由於當時的疫情異常兇猛﹐「鳥嘴醫生」的恐怖裝扮除了避免醫生受感染外﹐還被賦予了嚇走病魔的用意﹐甚至17世紀還有一首詩將此描述為「一股高尚的力量」。實際上﹐鳥嘴面具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在兇猛的疫情中﹐還是有大量的病人和醫生喪生。也有人將這種裝束解釋為﹐與歐洲千百年陰魂不散的黑死病有很大關係﹐黑色是憂鬱與死亡的象徵﹐見到穿黑色長袍的醫生也基本宣告生命的終結。
  雖然這種裝束實在恐怖﹐但它也是人類與瘟疫鬥爭的歷史見証﹐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它成了蒸汽朋克風的象徵﹐最著名的就是威尼斯狂歡節上的傳統特色面具之一﹐甚至還被用在時尚圈或是拍成電影。
  19世紀中葉以前﹐歐洲的醫院裡到處都是身穿灰黑長袍的醫生﹐以及身著黑色修女服、臉上還戴著面罩的護士﹐氣氛極其壓抑。為什麼把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設計成灰黑色﹖原因有點兒自欺欺人﹐當時人認為灰黑色可以隱藏「骯臟的污穢」。因為現代微生物學與消毒的概念尚未建立﹐人們只是認為工作服是用來防塵的﹐讓它們看起來沒那麼臟﹐所以一件衣服穿到壞都不會清洗、消毒﹐導致了每年有大批患者因院內感染而死﹐但是當時的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是因他們衣服上的細菌感染致死的。
  19世紀﹐歐洲外科醫生在做手術時穿得像個紳士﹐頭戴禮帽﹐身著普通西裝外套﹐只是對外套袖子處的紐扣進行了重新設計﹐方便他們在不脫外套的情況下擼起袖子做手術﹐有的醫生為了防止患者噴出的血液弄臟自己的衣服﹐甚至穿上了屠夫的圍裙。而且﹐當時尚未有麻醉術﹐手術室彷彿屠宰場﹐到處充斥著哀嚎和血腥﹐為了減輕患者痛苦﹐手術醫師不得不「快刀斬亂麻」﹐野蠻中透著無奈。隨著麻醉術的逐步完善﹐各種類型的外科手術才開始蓬勃發展。
  1856年﹐法國裡爾一位心急如焚的釀酒廠廠主找到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請求他幫助尋找原本純正的葡萄酒一兩天之內全部變酸的原因。巴斯德發現﹐「元兇」就是乳酸桿菌。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攝氏度的環境裡保持半小時﹐便可殺死酒裡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殺菌法」﹐也叫「巴氏滅菌法」。時至今日﹐很多領域仍在使用這種方法﹐如牛奶。後來又經過幾年研究﹐巴斯德用鵝頸燒瓶實驗証明﹐細菌只能來自細菌﹐不可能憑空產生。也正因為這個發現﹐人們才知道傷口的腐爛和疾病的傳染﹐都是細菌在作怪。
  「細菌致病」這一理念引起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的重視﹐1865年﹐他參考了巴斯德的成果﹐提出「缺乏手術消毒」是術後感染的主要原因。於是﹐他進行了一系列改進﹐為一位斷腿病人實施手術時﹐不僅選用石炭酸消毒﹐而且還換上乾淨潔白的衣服作為手術服﹐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1868年﹐在李斯特主持下的格拉斯哥醫院進行全面改進﹐如手術器械提前用苯酚浸泡﹐醫生術前要洗手消毒﹐並且將原來的禮帽、西服改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大褂﹐這就是現代白大褂的雛形。這些舉措施行後﹐該醫院的術後死亡率同比下降了30%左右。
  但遺憾的是﹐李斯特的這項改革並未在第一時間得到同行的認可。法國醫學界一度對這項變革嗤之以鼻﹐直到德國慕尼黑一家醫院試探著採用李斯特的舉措﹐將原來超高的術後死亡率大幅降低後﹐「消毒滅菌」理念才深入人心。19世紀80年代﹐法國醫生終於更換上白大褂。作為隔菌措施一部分的白大褂陸續在歐美地區普及開來﹐穿上白大褂的醫生可以迅速發現污染源﹐不再像深色衣服那樣易藏污納垢﹐這也促進了白大褂的清洗和消毒﹐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患者的作用﹐減少醫患之間細菌的傳播。
  手術發展到今日﹐已經不再單純是切割患處﹐而是一項精密而嚴肅的科學。為減輕患者的創傷﹐當今的手術追求微創化﹐要求術野乾淨﹐失血量少。但在20世紀早期﹐衡量一位外科醫生成功與否的標誌﹐竟然是衣服上浸染的血液和液體是否足夠多﹐只有鮮血淋漓的白大褂才意味著進行了一台大手術。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發﹐約瑟夫·李斯特所倡導的預防細菌方法再度引起醫療界的重視。外科醫生開始重視防護﹐他們戴起了紗布口罩﹐雖然這一措施並不是為了防止患者術中感染﹐而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患者傳染。大約在同一時間﹐手術室工作人員也開始戴上厚厚的橡膠手套﹐以保護他們的手不被清理房間和設備的溶劑損傷。
  醫學技術發展至今天﹐白大褂已經不再是決定手術成敗的關鍵因素。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曾因有效隔絕細菌而功勛卓著的白大褂﹐在一百多年後又遭到「可能有助於疾病傳播」的質疑。因此﹐連醫生是否應該繼續穿白大褂﹐也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爭議。
  反對方指出﹐白大褂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保護醫生﹐將病原體進行基礎的隔離﹐這就不可避免地會有細菌、病毒吸附在白大褂上﹐再接觸其他患者時﹐有可能將白大褂上的病原體傳遞給患者﹐造成院內感染。而擁護者則認為﹐白大褂這種傳統穿著已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能讓患者對醫生產生信任感﹐改善醫患關係。
  其實﹐為了防止「超級細菌」(MRSA﹐即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蔓延﹐早在2008年﹐英國醫生就已經告別了白大褂﹐改換成藍色短袖裝。英國衛生部門稱﹐調查發現﹐白大褂的袖口極易成為傳染病菌的滋生地﹐一些男醫生的領帶很少清洗﹐卻天天佩戴﹐大量病菌在領帶上繁殖﹐極易造成交叉感染。為此﹐英國衛生部門出台了《醫生工作著裝規範》﹐禁止醫生在工作場合佩戴領帶及腕表、穿著長袖上衣包括白大褂﹐而是改穿藍色短袖衫﹐材質獨特﹐能快速變干並有效抗菌。
  美國醫學會也曾在2009年試圖徹底禁止白大褂﹐但遭到了醫生們的堅決反對﹐最終以「還需要更多研究」為由否決了這一提議。埃默里大學的傳染病專家表示﹐美國的傳染病控制機構目前沒有推出類似的著裝限制﹐因為現在還沒有強有力的証據表明﹐醫護工作者不打領帶或不戴首飾可以降低院內傳染疾病的風險。如果醫生和護士沒有認真、充分地洗手﹐對病人造成的傳染風險更大﹐洗手才是醫院控制病菌傳播的關鍵。
  2011年﹐以色列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學者分別進行了研究﹐但是得到的實驗結果並不一致。通過對白大褂袖子、腰部和口袋進行的抽樣調查﹐以色列研究員發現有一半的檢測樣本中含有至少一種病原體﹐63%的制服上含有潛在的危險細菌﹐其中11%的細菌能夠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可引起肺炎、血液感染﹐如葡萄球耐藥菌感染等。而美國的研究員針對100名醫生進行了試驗﹐其中﹐穿短袖和長袖的各佔一半﹐研究人員從他們的手腕、口袋、袖口上提取了細菌樣本﹐結果發現﹐在工作8小時後﹐兩組醫生身上攜帶的細菌數量相仿。根據上訴研究結果﹐由於樣本量有限和研究的局限性﹐目前尚無法對白大褂是否可能造成患者感染下結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