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學齡前兒童因疫情受阻不出門 應接受早療評估

學齡前兒童因疫情受阻不出門 應接受早療評估

學齡前兒童因疫情受阻不出門 應接受早療評估

四歲的小華剛上幼兒園幾個月,常被老師反應跟不上同儕,非常安靜,且反應慢了好幾拍,靜態及動態活動表現明顯與同學有很大落差,至衛福部新營醫院接受早療評估,結果顯示小華大小動作及感覺統合都有疑似發展遲緩狀況,黃俊誠職能治療師與家長晤談發現,過去二年因疫情嚴峻,孩子幾乎足不出戶,與家長討論後建議給予適當居家活動,經過三個月的早療課程,小華已可以追上同學腳步,並適應校園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二年多,許多學齡前孩童因疫情減少外出活動,缺乏外在環境的刺激,疫情趨緩後到幼兒園上課,才發現孩童出現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

黃俊誠職能治療師指出,近來至醫院評估的孩童,許多都是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的發展問題,家長在家中雖然非常盡心地照顧孩子,但有許多經驗是需要外在環境才能積累的,最明顯就是「環境適應」及「社交互動」,在家中很難得到相關經驗;過去孩子會跟著家長出門採買、串門子或到公園玩耍,除與不同的大人及孩子互動,也能學到如何適應陌生環境及作出適當反應,如今沒有家長先引導相關經驗,突然到幼兒園陌生環境,因不知如何與老師及同學互動,可能會表現出退縮行為。

黃俊誠說明,許多問題也會體現在感覺統合上,家裡的家具、擺設、樓梯、牆角,甚至地板材質幾乎是一成不變,孩子的大腦沒有挑戰並適應新環境的機會;而戶外環境可能有草地、沙地、柏油路或磁磚,路上可能會有台階、小石頭或坑洞,有上坡有下坡,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感覺輸入大腦,並指揮身體作出反應的練習機會。

孩子的發展常常是環環相扣,整體相互影響的,如今疫情趨緩,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走走,有發展相關問題短期內無改善,建議盡早接受早療評估,以免耽誤孩子發展。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