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ATM機的發展史

ATM機的發展史

  現在無人不知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動取款機﹐它遍佈銀行、商場、社區、寫字樓﹐甚至在伊麗莎白女王的白金漢宮和南極科研站也有存在﹔它完全解決了排隊的煩惱﹐輕鬆滿足了人們存取現金、轉賬繳費、查詢維護等需求。更重要的是﹐它24小時不打烊地持續在崗﹐是全球邁入「金融不夜城」的重要一步。此言出自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這番發表於2010年的公開言論﹐足以從側面証明ATM機對於人類是何等重要的存在。然而﹐縱觀ATM機的發展歷史﹐卻是被嫌棄的一生。
  1967年是熱鬧的一年﹐這一年裡﹐南也門脫離英國獨立﹐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瑞典將道路交通靠左改為靠右行駛﹐李小龍正式確立他的武功哲學… …然而這一切都影響不了一個頻頻流連於巧克力自動販賣機的英國男子約翰·巴倫﹐他並非特別鐘愛甜食﹐而是對這種機器式的販賣方式產生了興趣﹐為什麼不借鑒巧克力自動販賣的原理﹐弄一台可以隨時取到現金的機器﹖
  約翰·巴倫於1925年出生於蘇格蘭一個中產以上家庭﹐父親是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主席﹐母親是奧林匹克網球選手及溫布爾登女子雙打冠軍。而巴倫本人的人生履歷也相當豐富﹐因為經濟學掛科從劍橋大學肄業後﹐他參加了二戰的空軍部隊﹐25歲那年又入職德納羅印鈔公司。這家歷時百年的印刷公司﹐為多家跨國銀行印製超過140種鈔票﹐以及提供銀行定制的硬件服務。也是因為印刷公司的工作關係﹐巴倫每週六上午都要去銀行取一次錢﹐飽受排隊之苦的同時還曾因為遲到1分鐘吃過閉門羹。
  一般人吃了閉門羹﹐要麼會抱怨銀行死板﹐要麼會哀嘆自己不走運﹐但巴倫不是。據他後來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說﹕「當天晚上泡澡時﹐他就開始琢磨﹐一定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來隨時取到現鈔。我應該能有方法來拿到自己的錢﹐無論是在英國還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然後「叮」的一聲﹐借鑒巧克力自動販賣機的主意在他眼前浮現出來。
  這並非巴倫人生中第一次異想天開。在此之前﹐巴倫發明了一種模擬虎鯨叫聲的播放裝置﹐想嚇走總是圍著大馬哈魚掠食的海豹﹐結果卻引來更多。不過這絕不會阻止業餘發明家巴倫衝向德納羅的合作銀行巴克萊銀行。他用了90秒的時間﹐向銀行總裁兜售自己革新的想法﹐一杯杜松子酒的工夫﹐自動取款機的主意就得到了巴克萊銀行的首肯﹐全權委託巴倫先製造六台。
  不久後﹐由自動販賣機原理製作的第一台ATM機就從想法變成了現實﹐並於1967年6月27日被安裝在巴克萊銀行的外牆上。在這台ATM機的開業儀式上﹐英國演員雷吉·瓦尼被邀請來捧場﹐也由此成為第一個在ATM機上取錢的人。按照倫敦《每日電訊報》的說法﹐因為約翰·巴倫從未將他的發明申請過專利﹐因此也未曾有金錢上的收益。不過世人怎麼會忘記ATM機的發明者﹖2004年﹐ATM機之父巴倫因為對於銀行業的革新發明躋身「新年榮譽名單」﹐被授予一枚英帝國勛章﹐至今蘇格蘭人都以他為榮。
  有首歌裡唱的是﹐「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ATM機也不例外。彼時的ATM機雖然基本成型﹐但是打開阿里巴巴大門的鑰匙﹐也就是銀行卡還沒有發明出來﹐提取現金用的是一張印著凹凸記號的指令牌﹐每張對取款金額有著出廠設定。比如一張紙牌上印著10英鎊﹐塞進機器後就只能吐出10英鎊而沒有其他金額的選擇。雖然這套系統的發明者巴倫堅持認為﹐「10英鎊應付英國一個普通家庭一周的生活開銷已經綽綽有餘」﹐但形形色色的實際用款需求可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只是不便利的一個方面﹐四十多年前的ATM機器﹐操作界面並不友好﹐沒有語音提示﹐也常常出現一些系統故障。從服務體驗上看的話﹐相比於櫃員的鐵面﹐這個鐵櫃子好像還要更冷一些。
  最麻煩的問題出在取款的介質指令牌上﹕為了支持機器讀取功能﹐巴倫為ATM機配套的「10英鎊」指令牌上灌注有輕微的放射性元素「碳14」﹐這一點經由媒體報道之後﹐引起了公眾對使用過程中健康問題的恐慌。對此巴倫的回應是﹕「碳14這種放射性元素非常溫和﹐指令牌上的含量微乎其微。經過我們後來嚴密的測算﹐除非使用者一次吃下13萬張指令卡上的碳元素﹐才有可能對健康造成損害。」。
  遇到推廣障礙的不止巴倫一人。其他競爭者紛紛嗅到商機﹐在巴倫ATM機原理的基礎上做出改良﹐希望賺得這片藍海﹐卻大多逃不開在當時技術和市場面前折戟的命運。兩年之後﹐美國漢華銀行開始使用磁條卡用於ATM機的取款﹐但尷尬的是﹐這種卡雖然不再是一次性的指令牌﹐但每次取完依舊會被機器吞掉﹐過上十天半個月才能去銀行取回來。
  雖然獨具慧眼的銀行同業如漢華銀行嗅到這項技術革命的巨大商機﹐發出隆重聲明的廣告﹕「我行將在9月2日早晨9點開門後永不關門!」(漢華銀行於1969年9月2日第一次推出自己的ATM機)﹐但20世紀60年代的人們對這個街邊的鐵櫃子最初反應冷淡﹐用者寥寥。在當時﹐能出入銀行是良好資信、身份地位的象徵﹐只有妓女和賭徒才會怯於面對銀行櫃檯的人員﹐迴避燈火明亮的大堂﹐在街角黑暗的掩蓋中偷偷摸摸使用這種機器獲取現金。
  就像是德國人本茨最早發明了汽車﹐美國人福特卻將其帶上流水線﹐批量大生產從而佔領了市場一樣﹔英國人巴倫發明出ATM機﹐依舊是美國花旗銀行掌門人沃斯通的全面佈局戰略﹐才讓它真正影響了金融歷史和人們的生活。
  沃斯通入職花旗銀行時﹐該行已經處在破產的邊緣﹐客戶的市場份額在激烈的銀行競爭中被不斷蠶食。要想打場翻身仗﹐就得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沃斯通的視線落在了ATM機上。在此之前﹐有大膽嘗試的銀行同業零星推出但都效果不佳﹐更多的銀行還在人工機器無法取代出納的想法中觀望。
  而沃斯通則敏銳覺察到﹐這個機器對於銀行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是銀行抓住技術魔毯飛昇的一次良機﹐機器佈局到哪裡﹐就意味著銀行的品牌和服務延伸到哪裡。於是﹐一向看好人機服務革新模式的沃斯通前前後後投入1.6億美元﹐完成了花旗的ATM覆蓋紐約的佈局。
  在他佈局完成以後﹐一場暴風雪像是為了印証這位「天才銀行家」的判斷﹐如約而來。1978年﹐一場反常冬季季風下的暴風雪席捲紐約﹐造成整個城市平均積雪深度40厘米﹐交通一片狼藉﹐店舖紛紛關門停業。在銀行的服務也因冰凍陷入癱瘓時﹐花旗銀行的ATM機前排起了長隊。花旗銀行抓住營銷時機打出廣告「花旗銀行永不眠。」便利與效率最終戰勝了人們對機器的牴觸﹐花旗銀行借助天時地利成為最大贏家﹐暴風雪後﹐花旗銀行的ATM使用率增加了20%﹐短短幾年之後﹐該行在紐約的存款佔有量翻了一番。
  此時銀行業才發現﹐這台機器和由此而來的小小卡片﹐是他們抓住客戶的制勝局﹐所有人都喜歡能隨時隨地把自己的現金攥在手上的保証。2004年﹐ATM機發明者巴倫被授予「英帝國勛章」﹔而2005年﹐美國也因花旗銀行的沃斯通對ATM機在銀行業的推廣﹐向其授予了「美國總統自由勛章」。
  ATM機的擴展之路繼續進行。1985年﹐以美國漢華銀行為首的六家主流銀行﹐為了對抗花旗銀行在ATM機市場的壟斷地位﹐成立了紐約現金交易所網絡﹐意味著即使持有他行銀行卡﹐也可以在任何一台ATM機上進行取現操作。ATM機突破了單個銀行的局限﹐跨行提供服務。在這種潮水般的全面聯合之力下﹐花旗銀行也只能順勢而為﹐駛入ATM金融網絡的汪洋。
  於是ATM機的發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根據維基百科從ATM聯盟得到的數據﹐目前全球ATM機器數量約在350萬台﹐地球上平均每3000人就有一台ATM機。擁有最多ATM機的國家毫無疑問是美國﹐2013年其國內擁有至少42萬台﹐不過現在這一地位很有可能已被中國取代﹐因截至2014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中國ATM機總量就已經超過56萬台。
  但是﹐銀行對ATM機卻是「愛在心頭口難開」。因為從賬面上看﹐這些機器通常只會讓銀行賠錢。這項銀行的延伸服務觸角伸得越廣﹐人力與資金成本就越是水漲船高﹕「離行式」ATM機指銀行網點以外的自助設備﹐不菲的購置費與折舊不談﹐日常的運營成本就有通信費、電費、安裝裝飾費﹐網點租賃費及最主要的維護成本﹐每設置一台機器﹐就要雇運鈔車讓專人填鈔以及回收現金﹐更不用說系統維護以及硬件維修也需要專人打理。
  雖然ATM機的成本費用高昂﹐但在創收上卻成績慘淡。從1999年起﹐美國商業街區的ATM機開始免收跨行取款的1美元手續費﹐後來又取消了異地手續費﹐ATM機提供了63%的個人現金取款業務操作﹐但其中95.5%的取款服務都是免費的。而激烈的銀行競爭中﹐一旦免費服務的門被打開﹐就再也剎不住了。擁有最多ATM機的美國銀行以1.6萬台機器的運行為本行客戶提供免費服務﹐這些客戶自然不情願去其他銀行的機器上被雁過拔毛收取跨行手續費﹐於是諷刺的局面出現了﹐銀行為客戶的便利性增加成本﹐卻難以因為便利而收費﹐正是這些數量龐大的客戶讓銀行在ATM機業務上虧錢。
  儘管如此﹐也沒有哪家銀行敢不用ATM機﹐誰不發放免費的午餐﹐客戶就會用腳投票去找還繼續免費的銀行。就像熱戀中的情侶希望對方手機為自己保持隨時暢通一樣﹐持卡客戶希望本行服務的地理範圍盡可能環繞在周邊﹐不管他們是日常還是出遊﹐而銀行也不得不考慮客戶的這種預期需求。
  如果不看單純的賬面虧損﹐即使關注ATM機替代櫃員操作所節省的人力工資成本﹐也並不能令銀行家們寬慰﹕按照國際ATM行業聯盟的測算﹐ATM機運營的盈虧平衡點在於﹐每台機器每24小時﹐有效取款平均至少每8分鐘發生一筆﹐每天取款交易180筆以上﹐才能達到保本。除了熱門商區與車站機場這種人流量巨大的特殊地﹐一般的社區基本無法達到這樣的運用率﹐就光看這種「替代經濟學」的算法﹐要被取代的「櫃員」職業本身﹐未來還能不能持續都還是個未知數。
  自1987年中國銀行在珠海分行設立了第一台ATM機以來﹐ATM機在國內的地位如今很尷尬﹕銀行業在黃金時期的高歌猛進﹐將ATM的佈局作為網點鋪張的副產品﹐如今也陷入了美國銀行業一樣窘境﹐中國銀行業在ATM機的問題上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ATM機已經像銀行的現金櫃員一樣﹐逐漸開始走向職業生涯的衰落。
  但是﹐ATM機的「終結者」也許並不是銀行年報上的淨利潤考核﹐而是另一種興起技術即移動支付。就連ATM機的發明者巴倫﹐也在2007年接受BBC的採訪時說﹕「傳統金錢的運輸也是需要金錢成本的﹐所以我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人類揮別現鈔的時代就要到來。」按照巴倫的設想﹐無現金的時代裡﹐各個消費場景下都可以使用手機移動支付﹐連一些小的生意也不例外。
  2010年5月15日﹐87歲高齡的巴倫在家鄉蘇格蘭走完了他熱愛探索的一生﹐去世後沒過幾年﹐他對於「無現金時代」的預言就成為了現實。從2013~2015年﹐北歐國家如丹麥、挪威、瑞典率先跨入了以銀行卡為主要支付方式的無現金時代﹐2016年澳洲區的花旗銀行宣佈﹐在60%的營業機構裡停止現金服務。
  最影響ATM機生死的﹐還是中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在剛剛過去的「雙11」裡﹐午夜鐘聲響過的第7分23秒﹐通過在線交易的支付筆數就突破1億筆。這場狂歡過去之後﹐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帶著手機走出家門﹐無需現金也可以輕鬆搭上網約車﹐在街邊早餐小攤上掃碼買煎餅豆漿﹐順手搶兩個紅包﹐再處理家裡的水電煤氣費繳納。
  相對於紙幣攜帶不便、難以保存小額交易憑証﹐又有假幣風險和找零的繁瑣﹐一刷即付的手機移動支付將非現金支付手段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生活中對現金依賴程度的降低﹐使得ATM機備受冷落。很多人都不記得自己上一次站在ATM機前是什麼時候了。甚至在收到紅包的年輕人看來﹐發現金紅包還不如發個微信紅包實在﹐「省得我再去銀行ATM機前存」。
  如果沒有現金需求﹐ATM機就喪失了它最核心的魅力﹐即使有人想在ATM機上加載功能﹐也難以扭轉它趨冷的命運。2016年﹐ATM機轉賬功能全面開啟﹐卻猶如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捧場者寥寥﹐在手機可以用來購買、充值、還款、跨行匯款(還沒有手續費)的情景模式下﹐實在很難再找出理由回到ATM機前排隊。
  正如1967年ATM機誕生時飽受冷落一樣﹐今天的ATM機也不再是資金交易的最優選擇。即使它曾是一個改變了人們生活和銀行金融模式的劃時代發明﹐也逃不脫誕生後僅僅五十年﹐就被新技術逼到牆角的命運。細看ATM機冷冷熱熱的一段歷史﹐更能體會到我們身處人類科技最迅猛爆發時代之巔的震撼。技術改變了ATM機的命運﹐技術也終將改變人類的生活。而唯一不變的﹐則是變化本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