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妲己是個被眾多大眾妖魔化的女人

妲己是個被眾多大眾妖魔化的女人

  紂王嗜好喝酒﹐放蕩作樂﹐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妲己﹐一切都聽從妲己。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賦稅把鹿台錢庫的錢堆得滿滿的﹐把鉅橋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他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他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妲己不是正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女性﹐但卻是家喻戶曉的妖女一個﹐血肉豐滿﹐深入人心。在中國歷史上﹐因國君寵幸美貌女子亂國、亡國的王朝不在少數。但如果論資排輩﹐妲己絕對是老祖宗級別的。但真是這樣的嗎﹖
  讓我們到典籍中去找找答案。妲己是有蘇氏部落首領的女兒。據《竹書紀年》記載﹕「九年﹐王師伐有蘇﹐獲妲己以歸。」《國語》中也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就是說﹐紂王攻打有蘇氏﹐有蘇氏首領被迫將女兒妲己進獻給他。一個女兒的幸福和一個部落的存亡﹐哪個更重要就不需要多說了。除此之外﹐幾乎找不到關於妲己身世的記載了。
  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繫起來﹐因此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就成了亡國禍水的先驅者。而事實上﹐翻遍《史記·夏本紀》﹐也沒有找到妹喜的名字。妲己的名字也只是在《史記·殷本紀》中出現兩次﹐一處是「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一處是「(周武王)殺妲己。」查遍正史﹐根本找不到「妲己禍國」的確切記載。《尚書》和《史記》中﹐只是強調紂王「惟婦言是用」﹐耳根子比較軟罷了。《呂氏春秋》中﹐關於妲己的記載也比較簡單﹐說她被紂王寵愛﹐但沒說她殘害忠良。
  妲己之所以惡名遠揚﹐完全是因為《封神演義》這部書。明代許仲琳的這部玄幻小說中﹐妲己被描述成一個美貌妖嬈、心狠手辣、罪行纍纍、人神共憤的蛇蠍美人。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封神演義》腦洞大開地說妲己本性善良﹐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這才有後來一連串令人髮指的惡行。這些惡行包括建造酒池肉林﹐發明炮烙、蠆盆之刑﹐殺皇后﹐殺九侯女﹐殺太子﹐殺忠臣比干、九侯、梅伯… …至於鋸腿看骨髓、剖腹辨男女之類的故事更是罄竹難書。
  說到妲己﹐就不能不說紂王。歷代已經把紂王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情況其實有很大的距離。首先﹐「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謚號﹐一般都是在死了之後由後人起的。根據謚法。「紂」的意思是「殘義損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會自己往自己臉上抹黑!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帝辛」。這個就順耳多了也有一股子王八之氣。
  帝辛三十餘歲接班頂替做上了老大﹐當時商朝開國已經六百年﹐國力雄厚﹐物阜民豐。《史記》上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也就是說。帝辛不但能說會道而且見多識廣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同時還力大無窮﹐能赤手空拳與猛獸搏鬥﹐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
  帝辛在位的第三十年﹐他對有蘇部落發動進攻﹐得到了妲己。這時他已經六十多歲了﹐所以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侶﹐老夫少妻﹐帝辛本來就是以剛愎自用而聞名﹐對妲己根本談不上言聽計從﹐哪怕在「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時候。當時的商朝﹐十分流行鬼神祭祀之類的迷信活動。為了答謝神靈﹐經常一幫人祭祀後通宵酗酒也很常見。宮廷裡如此﹐民間也是這樣。所以「酒池肉林」、「長夜之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至於說殺忠臣、殺皇后、殺太子﹐即使沒有隱情﹐也根本就是帝辛自己的事情﹐歷史上這樣的皇帝還少嗎﹖如果說妲己有罪﹐頂多只是她入宮以後﹐由於爭寵而與其他的嬪妃上演過一些宮;鬥劇﹐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家族背景﹐因而加深了帝辛與諸侯小國之間的衝突而已﹔如果硬要說蘇妲已是亡國的禍水﹐也未免太高抬她了。妲己的惡名是周朝人宣傳的結果﹐帝辛也是一樣。而且這種宣傳在後代不斷地被擴大化﹐不斷添油加醋﹐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成了這個妖魔化的妲己。
  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到了戰國時期﹐比干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扔進水裡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關於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傳說﹐周時的文獻沒有提及﹐春秋時也沒有記載﹐可到了戰國末期﹐韓非子突然很生動地描繪道﹕「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
  據說韓非子是個結巴﹐可文章非常雄辯﹐這樣充滿想像力的文字便是明證。即便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司馬遷﹐有時也會潤潤筆。他在韓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礎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間」的合理想像。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把紂王形容得再淫蕩、再荒唐也沒關係。歷史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警示後人嘛。司馬遷之後的史學大家劉向﹐就把紂王鹿台的面積升級為「大三里﹐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一跺腳﹐把鹿台的建築高度又放大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在上面會不會有高原反應﹖
  妲己這個曠世美人﹐隨著商紂王的一把火也走向了她的人生盡頭。關於妲己的死﹐史書上說是周武王殺的﹐「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殺妲己。」而民間傳說就比較八卦了﹐說是妲己被砍頭時﹐哭得楚楚可憐而那些劊子手哪裡又見過這樣絕代美人﹐一個個魂不守舍﹐手軟臂麻﹐連大刀都舉不起來﹐最後姜太公下令用布包住她的花容月貌﹐才喀嚓一聲﹐玉頭落地。還是用《封神演義》中描繪妲己的一段文字來結束這個形象被歷史歪曲、真相被歷史湮沒的女人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