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孫玉國曾讓蘇聯蒙羞

孫玉國曾讓蘇聯蒙羞

  現今五十歲以上的人﹐對珍寶島及1969年3月發生在那裡的邊境衝突戰都不會陌生﹐更不會忘記一個英雄的名字孫玉國。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珍寶島衝突中﹐雙方都動用了正規軍﹐尤其是蘇方甚至動用了火力強大的「冰雹」式火箭裝置。
  自衛反擊中﹐邊境軍人孫玉國和他的戰友們冒著蘇軍猛烈的炮火﹐給不可一世的蘇聯入侵者以殲滅性打擊﹐共打死打傷蘇軍60餘人(其中擊斃38人)﹐擊毀裝甲車、指揮車、卡車各一輛。在這場戰鬥中﹐蘇軍上校指揮官列昂諾夫、中校指揮官楊辛被擊斃。最讓人自豪的是擊毀了一輛T62坦克﹐如今這輛坦克被放置在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陳列室內。
  珍寶島之戰當時震驚世界﹐而這場戰鬥中的英雄孫玉國也是一戰成名且名揚全國。當年﹐他被選為中共九大代表﹐在九大上匯報保衛珍寶島戰鬥經過時﹐毛澤東帶頭起立為他鼓掌﹔他被中央軍委命名為戰鬥英雄﹔之後﹐又接連升任團長﹐省軍區副司令﹐瀋陽軍區副司令。粉碎四人幫後﹐他又從巔峰跌入谷底。受到處分又轉業到地方一家工廠當副廠長﹐受命去一家軍工企業當老總。孫玉國以軍人的堅毅果敢﹐跌倒爬起﹐每一個崗位都幹得風生水起﹐展示了英雄的風采﹐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1988年1月3日﹐孫玉國接到調令﹐調到3301廠﹐職務仍是第二廠長。雖然職務沒變﹐但3301廠是個大型企業﹐全廠4000多人。而且由於這個軍械維修廠轉民的步子還沒有邁開﹐計劃內又吃不飽肚子﹐已經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孫玉國就是在這個時刻調來的。
  果然﹐1989年春夏之交後﹐這個大廠效益開始滑坡﹐工人們發不出工資﹐幹部們想著調走。上級為了穩住大局﹐來廠內宣佈由孫玉國主持工作。孫玉國沒有推托﹐為了救活這個龐然大物﹐他豁出命四處奔走﹐從東北到海南﹐從部隊到地方﹐馬不停蹄﹐廢寢忘食。短短的3個月﹐內部捋順了﹐人心穩定了﹐生產正常地運轉了。孫玉國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表揚﹐工人們也發自內心地感歎﹕「到底是從戰場上走出來的英雄!」。
  經過10多年的歷練﹐孫玉國終於從人生的坎坷中站立起來。1991年﹐他調到瀋陽金城電子大廈任副總經理﹐而後又擔任過瀋陽軍區後勤部經貿局政治部副主任、工會主席、軍區後勤部經貿局副局長(副師級)。在主持對外貿易期間﹐他把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融為一體﹐極大地發揮了他的優勢。尤其是他主持負責對蘇易貨貿易時﹐親自製定和指揮了一個又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役﹐最多時一年能給軍區上交上千萬元利潤。
  1998年﹐金城集團公司這個擁有68個單位、行業遍佈全國的偌大軍隊企業移交給地方時﹐改名為金聖集團公司。換句話說這個部隊企業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卸甲歸田」當老百姓了。然而在這特殊時期﹐部隊沒有忘記他這個對軍隊充滿摯愛的人﹐經瀋陽軍區首長特批﹐孫玉國是惟一一個把檔案與人事關係留在了瀋陽軍區總院﹐按副師級轉業的退伍軍人。
  如今﹐當年那個珍寶島上英氣逼人的孫玉國﹐已經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2007年夏天﹐退休後已年近70的孫玉國來到黑龍江豐林自然保護區參觀紅松原始森林。老英雄一米七十多的個頭﹐腰板挺直﹐不胖不瘦﹐不失軍人的風度。他帶著一副淺色墨鏡﹐說話親切隨和﹐大家仍叫他孫司令。
  孫玉國脫下軍裝多年﹐不了解情況的人﹐從外表上看不出他和軍人有什麼聯繫﹐但他軍人的氣質沒變﹐部隊的作風沒改﹐老傳統仍然在他的身上處處顯露出來。比如說他做什麼雷厲風行﹐說話乾淨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就連會客吃飯都不失約、不遲到。特別是他對當過兵的人特別有感情﹐不論新兵和老兵﹐幹部或戰士﹐只要到一起就有共同語言。他心中裝著戰友﹐對共同戰鬥過的戰友和烈士遺屬更是關愛有加。
  孫玉國的人緣好﹐特別是兵緣更是讓人佩服。他帶的那群兵中和與他戰鬥的那些老兵裡﹐如今什麼情況的人都有。有擔任領導職務的﹐有現在還穿軍裝的﹐有當普通工人的﹐還有早就下崗修自行車或給人家打工的。無論是誰﹐婚喪嫁娶、大事小情﹐有請必到﹐為此他破費了不少。在他的戰友心裡﹐遇上比較隆重的場合﹐有孫玉國參加覺得體面。此時他很善解人意﹐都給面子﹐司令和英雄的光環蕩然無存。
  無論怎麼說孫玉國在新中國屬於名人範疇﹐因此在聚餐時或是在出門乘車的途中﹐都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追星族」和穿過軍裝的老百姓慕名前來敬酒看望﹐甚至還要求一起喝酒交談﹐這是一件不好處理的事﹐每逢這種情況﹐孫玉國都處理的十分得體﹐讓人家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2002年建軍節前﹐孫玉國和一批珍寶島老兵回珍寶島﹐在乘火車途中在餐車就餐時﹐一個過去當過兵的乘客聽列車員說孫玉國在這個車上﹐就滿車廂的找﹐在餐車找到後﹐雖不相識卻非要和孫玉國喝杯酒。同行的朋友想婉言謝絕﹐孫玉國不答應﹐覺得找你就是瞧得起你﹐就得和人家應酬一下。結果他真和那人喝上了﹐那人很受感動﹐走時﹐灑淚握手言別。
  在瀋陽松陵機械廠有一幫復員軍人﹐都是那時的珍寶島戰士﹐現在均為工人。因各種原因從來沒有和孫玉國謀過面﹐更談不上有什麼交往﹐多少年來他們就想和孫玉國吃一頓飯﹐共同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他們求一位朋友牽線﹐孫玉國愉快地答應了。這些戰友的條件不好﹐預定吃飯的那個小飯店也很寒酸。負責牽線的朋友覺得臉有些掛不住勁﹐並把兩個戰友拉到外邊數落了一頓﹐可孫玉國滿不在乎﹐和這些同在珍寶島又不曾見過面的戰友推杯換盞﹐交談甚歡。
  孫玉國就是這樣的人﹐福享得來﹐罪受得住﹐累挨得起﹐戰友們覺得他就像完達山上的一棵松﹐珍寶島上的一棵草一樣永遠生活在他們中間。

TOP

發新話題